书友们 推荐给偶一些好书 想提高下文学素养,充实下头脑。

长短不限。但一定要好看。

有内涵,有思想的书籍。

书的类型不限。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书籍都可以

国家不限,哪个国家的小说都可以。

要那些经久不衰的书籍

不要那些难懂枯燥的文学类

不要网络中那些快餐类的小说

还有就是不要说什么四大名著什么的,一定要自己看过的。复制的滚远点。

另外在推荐2到3本爱情小说(要超赞的,不要那些啰嗦的像韩剧台剧式的小说)
网络小说也不是不喜欢看,大家也可以推荐些。

但本人不喜欢种马类,女主角弱智无主见类,情节毫无悬念平淡无奇类。

百度小说排行版上的就不要推荐了

前六楼答的都很好,希望七楼看清楚我的要求在回答。

不是不看四大名著之类的,而是太有名了,这样的书就用不着推荐了,我自己会仔细研读的。呵呵!

<<三国演义>>
在我国,《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被广大读者称为“四大名著”,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古人亦有云:“……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但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个个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水浒传>>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从《红楼梦》成书至今,已有两百余年了,但有关曹雪芹的“言”与《红楼梦》的“味”,却是见仁见智,各家说各家解。许多红学家穷其一生,也仅是“独创”一家言,几
无定论。

红学论争了百余年,有很多谜点远非愈辨愈明,破解有日,而是更加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了。像很基本的东西,《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也有众多说法。更进一步,曹雪芹的籍贯到底在哪儿?他是汉人还是满人?他出生于哪一年?活了多少岁?《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来看,《红楼梦》手稿一百一十回是写完了的,后三十回又为何遗失了?后四十回是不是高鹗续写的?脂砚斋是男是女?曹雪芹和脂砚斋、畸笏叟是什么关系?……有关《红楼梦》的疑问可列出长长的一串。

中国现代文学馆将国内老中青三代红学家冯其庸、周汝昌、王蒙、蔡义江、李希凡、孙玉明、胡德平等人请到文学馆,开设讲座,新解《红楼梦》,就诸多疑问展开探讨。本书即为演讲结集,十二个专题,有助于细品《红楼梦》,领略更多深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1
1、 《周易译注》黄寿祺,上海古籍,看 序言和系辞上下

2、 《易学基础教程》朱伯昆,九州岛出版社,2002年

3、 《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4、 《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 《论语新解》钱穆,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6、 《论语今读》李泽厚,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7、 《孟子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8、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

9、 《庄子浅注》(修订重排版)曹楚基,中华书局。看内篇七章和天下篇

10、 《左传选》朱东润的,古典文学出版社1975年。

11、 《孝经译注》汪受宽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略翻一下,先粗看,知道孝经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2、 《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3、 《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14、 《孙子校释》吴九龙主编,杨炳安、吴如嵩、穆志超、黄朴民合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15、 《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

16、 《汉书选》顾廷龙、王熙画

17、 《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尽量多看,好篇章要反复看,

18、 《文心雕龙注释》或《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注译,看前面七篇,和《史传》《诸子》《神思》《风骨》《通变》《情采》《物色》《知音》和《序志》篇

19、 《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一卷本,看《文赋》《诗品序》

20、 《乐府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21、 《二十四诗品》

22、 《唐才子传》

23、 《古文观止》要通习

24、 《幼学琼林》要通习

25、 《千字文》背诵

26、 《笠翁对韵》背几段

27、 《唐诗三百首》或《千家诗》

28、 《汉书艺文志》(这个第一阶段看)、《隋书经籍志》(这个第一阶段看)、《四库简明目录》(好好浏览几遍)

29、 《史学遗产六讲》白寿彝

30、 《书目答问》清张之洞着,民国范希曾补正,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05

31、 《经书浅谈》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

32、 《经典常谈》朱自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3、 《十三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0月.

34、 《二十四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0月.

35、 《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这个第一阶段看);《中国古文字学》高明(这个第一阶段看);《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这个第一阶段看);《文言津逮》张中行(这个第一阶段看)

36、 《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王明根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7、 《古书句读释例》杨树达,商务印书馆出版,1934年

38、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何九盈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9、 《训诂简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这个第一阶段看)

40、 《训诂学要略》周大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41、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

42、 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个第一阶段看)、《宋元戏曲史》;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章太炎《国学概论》;鲁迅:《魏晋风度及其它》(这个第一阶段看)、《中国小说史略》;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朱自清《诗言志辨》;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谈艺录》(修订本)中华书局;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这个第一阶段看)、《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闻一多《唐诗杂论》;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李泽厚的几本第一阶段看)),安徽文艺出版社

43、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这个第一阶段看);沈祖棻《宋词赏析》;龙榆生:《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吴熊和《唐宋词论》

44、 朱光潜:《谈美》(这个第一阶段看)《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或《意境》;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俞陛云《诗境浅说》

45、 周汝昌《红楼小讲》(这个第一阶段看)、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这个第一阶段看)、林庚《西游记漫话》(这个第一阶段看)、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孟超《<金瓶梅>人物》

46、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陶渊明传论》、《鲁迅批判》;;冯至《杜甫传》;朱冬润《张居正大传》、《陆游传》;季镇淮《司马迁》;萧华荣:《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叶坦《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史卫民《大一统——元至和十三年纪事》

47、 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黄裳《旧戏新谈》;沈从文《野人献曝》;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个第一阶段看);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刘志基《汉字古俗观奇——先民衣食住行新视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48、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这个第一阶段看);于凌波《向知识分子介绍佛》;许地山《道教史》

49、 (北京出版社有“大家小书”系列,上面书目,好多都包含在里面)

50、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个第一阶段看);林庚《中国文学简史》(这个第一阶段看);冯契、汤一介主编《中国哲学史通览》(东方出版社)(这个第一阶段看)

另外:
1、 看不过来,就翻,通翻一下。
2、 编制英语学习计划,建议把下面这本书做教材,既学习西方文化,又学习外语:《欧洲文化入门European culture:an Introduction》。好好读,王佐良编着,外研社出版
3、 如果不想自己落入技工培养模式,请把王力四卷本的《古代汉语》逐页细
第2个回答  2009-04-26
楼主说要有思想有内涵的书,我建议楼主看看“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历史方面,比如唐德刚的黄仁宇的费玉清的史景迁的魏培德的孔飞力的等等等等我推荐的这些书都是在海内外比较有名的历史学家写的书,十分有价值。。

如果楼主悟性还可以的话,也可以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但这方面的书都很枯燥并且很难搞懂。如果打算看哲学书,推荐两本入门书,一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另一本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看完这两本书后,楼主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如果楼主觉得自己属于存在主义范畴的,那可以看加缪和萨特的;如果是虚无主义的,可以看尼采的。

楼主又说不要四大名著什么的,身为一个用方块字的人,如果楼主真的是想提高文学修养,古文是必须要看的。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唐诗宋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等等等等。

还有就是西方的那些文学名著。

我也不知道楼主喜欢什么类型的,我是那种比较现实的,所以我喜欢的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的。我用了很长时间给楼主列了一个书单,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这60分,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

一、爱情小说
琼瑶阿姨早期的很多作品都不错,比如《窗外》、《失火的天堂》、《庭院深深

》等,可以看一下,文笔好,也很感人,故事情节什么的也都不错,如果只是想

要看爱情,推荐看她的。

钱钟书的《围城》
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事实的确如此。婚姻就如同学校,外面的人挣扎着

想进来,里面的人却挣扎着想出去,这就是《围城》。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但这

并非琼瑶那种小儿科的童话故事。而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一部文学作

品,不是通俗小说。

前三分之一有一些“文言”,但完全不影响阅读,因为有一些段落,比如书信之

类的,根本不用理解。完全可以跳过去,这就是读书方法中所谓的“跳读”。

耶鲁大学华人学者夏志清评价《围城》为中国20世纪最好看的小说。

钱钟书是韩寒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韩寒的《三重门》就是模仿《围城》创作的。

阴差阳错,与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就那么擦肩而过,婚后蓦然回首,一切早已物是

人非,这就是《围城》。

张爱玲的《半生缘、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小说的确不错,但比较适合小女孩看。看楼主的资料显示是个大男孩,

不知楼主是否喜欢,我觉得还很不错。

伏尼契的《牛虻》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考琳的《荆棘鸟》
《乱世佳人》

二、文学作品
泰戈尔的诗歌,比如《飞鸟集、园丁集》等等,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是我

已经飞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枫叶之静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狼图腾》,我看到好几个人说是杨继军写的,其实作者是姜戎。《狼图腾》对

汉文化的批判淋漓尽致,发人深思。

批判文学
鲁迅全集、李敖全集、韩寒全集、王朔全集、
关于这四个人,我觉得没必要再介绍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还有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时代三部曲》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开场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需要一

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其它类似的还有《理智与情感、曼

斯菲尔德庄园、爱玛》,都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她的作品主要关注英国19世纪乡

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

余秋雨的可以看看《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其余的就实在是没必要看了,都是

御用文学作品。

挪威的森林、麦田里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的悲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三、网路小说
现在的网路小说的确良莠不齐,大多数都是快餐,精品实在是凤毛麟角。我喜欢

那种探险悬疑的。
比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灯》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

有人推荐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是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本人实

在是不敢苟同。至少人家鲁迅文学奖还没有这么不知羞耻的说是中国的什么诺贝

尔之类的大话。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没有出现几个正在的作家,关于这一段楼

主不信的话可以参考一个视频,陕西卫视的《开坛》,有一期是谈中国现代文学

的,嘉宾是朱大可。

还有人推荐《穆斯林的葬礼》,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如果楼主不是穆斯林并且

不是那个时代的人的话,这本书可以直接放弃。以前的时候,也有人向我推荐这

本书,然后我本来打算要看一下,结果看了不到一页就看不下去了。

好几个人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是那种比较励志的作品,写农村的一个

青年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路遥的作品属于乡土文学,如果楼主喜欢这种

题材的话,可以看看。

陈忠实的《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

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如果楼主喜欢思考和想了解中国民情、中国革

命,可以看一看。

《茶花女》是写小仲马和一个妓女故事的话剧,他的作品往往道德劝说意味过于

浓厚,在剧情上反而显得呆板。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种种道德,而且我们从小学

就一直学习《思想品德》,如果楼主觉得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补充的话,可以选

择阅读。

高尔基的《童年、母亲、我的大学》,和我国文学大师巴金、矛盾、冰心、老舍

的作品是一个类型的,属于无产阶级文学。

还有人推荐于丹的,我实在无话可说。百家讲坛就是一个扯淡的地方,学者扯淡

出名发财,央视的广告收入扶摇直上。如果楼主真的是想提高文学素养,而不是

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最好不要看《百家讲坛》。另外楼主可以将于丹大师的《

论语心得》与《小故事大道理》对比一下,你要么崩溃要么无语。

关于80后作家,我只喜欢并且只看过韩寒的书,郭敬明的只看过《幻城》,其它

的实在不怎么样,除了华丽空洞的语言,完全没有任何思想性可言,这种作品比

楼主所厌恶的网络快餐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第3个回答  2009-04-25
《飘》 米切尔
《红楼梦》 曹雪芹
《平凡的世界》 路 遥
《路遥文集》 路 遥
《三毛文集》 三 毛
《穆斯林的葬礼》 霍 达
《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
《围成》 钱钟书
要看言情小说,我觉得郭敬明的挺好的,是首推的吧
《爱是寂寞撒的谎》、《梦里花落知多少》
如果是男孩子就算了,女孩子的话,也可以看看张爱玲和席慕容的书,很好的。
我很喜欢文学,上学的那个时候偶尔不经意间看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花了俩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后来又看了《路遥文集》,里面都是路遥的短篇小说,都是著作,看完后觉得很充实。又看了《三毛文集》,了解了三毛的人生观,被她前期的洒脱和后期的悲痛欲绝而震撼,又觉得那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梦。《飘》也不错,为斯嘉丽所拥有时的不懂和不珍惜而惋惜,也为他失去后,明白过来时而伤感、欣慰。《爱是寂寞撒的谎》里得林小单和《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得林岚都是以大学即将毕业为背景写的,描写了他们青涩、简单而又执着的恋情,面对现实的无力及对梦的执着,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写照,很容易引起共鸣。别的也都不错,但是你先看这些吧,我觉得这是很经典也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应该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吧。
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4个回答  2009-04-18
矛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都值得一看,矛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了,有人也称之为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
我很喜欢其中的作品,像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白鹿原,芙蓉镇,都市风流,抉择,将军吟等等很多我都看过。
给你全一点的: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东方》 魏 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第1版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第1版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1月第1版
《将军吟》 莫应丰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 洁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
《钟鼓楼》 刘心武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
《黄河东流去》(上,下)李 凖著 北京出版社1979年、1985年1月出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平凡的世界》路遥 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12月第1版
《少年天子》 凌力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都市风流》 孙力 余小惠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战争和人》(三部曲)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989年、1992年出版
《白门柳》(第一、二部)刘斯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1991年出版
《骚动之秋》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抉择》张平 群众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尘埃落定》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长恨歌》王安忆 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 王旭峰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998年出版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张居正》(熊召正)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秦腔》 贾平凹 著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著
《湖光山色》 周大新 著
《暗算》 麦家 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