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应该有哪些?应该注意的细节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信息工作。信息是指原始纪录、资料数据、图纸报表等的总称。现代企业是一个彻底开放的系统。及时准确的信息,是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企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
  2.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等工作。技术标准是指对企业的产品、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所作的有关规定,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程序和要求所作的规定。
  制定技术标准要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起草、试验、修改、确认等步骤,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重要内容。包括材料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标准、设备及工具维修标准、安全与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是保证技术标准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企业通常采用图解法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管理总体图、管理流程图、岗位工作图、信息传递图和有关文字条例等。
  3.定额工作。定额工作是指企业各类技术与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对物力、财力人力的消耗及占用所做的规定性标准。如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物料仓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
  4.计量工作。计量指采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定事或物的量值。没有科学的计量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原始数据,也就无法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材料管理、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推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也会变成空谈。计量工作包括:计量器具要准确可靠,计量方法要科学合理,要有人专门负责计量工作的监察与监督,建立计量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程序和奖惩办法等。
  5.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指用文字形式对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操作所作的规定,是全体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企业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三大类:第一,企业基本制度,即企业的领导制度和产权制度;第二.企业的工作制度,即企业各个方面的专项管理制度;第三,企业的责任制度,即企业中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刳。各项管理制度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做到切合实际,经过多次试行后才能推行。各项规章制度丛须以经济责任为核心,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执行。
  6.培训工作。要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人员素质是关键,中小型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培训工作往往被忽视。虽然对员工培训会损失一些局部利益。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不断发展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形成制度。
  7.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以谋求企业中长期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管理着力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确立、战略措的选择。战略管理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一项带有根本性保障的管理工作。

  在管理中应注意的细节:
  一、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办公室作为贯彻领导决策、反馈群众意见、综合协调内外、督促检查工作的中枢机构。服务意识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而服务的主动性是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的关键,凡事要想的远一点,谋的深一点;服务的及时性是反映工作成绩的关键,凡事要干的早一点,抓的细一点。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因此,经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已做完的事情,要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努力学会在细节管理中养成优良的工作作风。
  二、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和应急处事能力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的重要工作,供电企业部门多而专,往往在协调过程中会出现“扯皮”现象,这就要求办公室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协调和驾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
  系到工作能否高效运转。因此要在保持企业大局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按照各级领导的意图和要求,协调各方面关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但作为办公室的管理人员特别要注重应急处事能力的培养,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一定要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统筹还得兼顾。是直接面对用户而又面向用户的,用户直接反映问题的对象就是办公室,遇到此类问题,应在搞好对用户服务的同时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沟通,及时反映,果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的形象不受损害。
  三、增强内部协作,提高人员素质
  办公室人员间配合与协调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在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工作的成绩,更要重视内部员工的协作配合,办公室管理人员应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掌握每一个人的特点,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使每一个岗位人员个体作用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而且要及时化解员工内部的矛盾,切实与管理者形成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干,形成合力,促进工作不断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3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主要有:
1、标准化工作。
包括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管理。
2、定额工作。
包括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订、执行和管理。
3、计量工作。
包括计量检定、测试、化验分析等方面的计量技术和管理工作。
4、信息工作。
主要是指收集、处理、传递、贮存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料、情报、数据等工作。
5、规章制度工作。
指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修订和管理工作。
6、基础教育。
指对职工从事本职工作,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必需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教育。

企业管理需要注重的四个重要细节:
一、事无巨细,都要过目
凡事都要亲自过目,然后分派给相关人事。需要自己亲历亲为的一定要当仁不让,切不可怕小麻烦而导致大麻烦,更忌甩手掌柜。

二、事无大小,全力监督
凡事都要有监督机制。谁去做,谁监督必须了然于胸。如果需要自己监督,一定要做出样板、做出力度。以杜绝:节外生枝。

三、事无好坏,做了再说
凡事在没做之前都不要肯定或是否定,先去做。如果结果好了皆大欢喜,结果不好也会有很好的总结,然后再去做成功就是必然。

四、事有轻重缓急,但劳逸结合
凡事虽有轻重缓急,但是不要自乱阵脚,沉着稳健、劳逸结合。不是人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样收获颇丰。

细节的重要性不必赘述,关键是对细节的甄别,整合。优化细节,你将会事半功倍。

所以在经营过程中,我们是要注重细节,但更要优化细节。不要被毫无价值的细节,损耗支配你的经历。
(转载)
第2个回答  2014-01-03
企业管理工作就是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全部工作,具体到每个部门又有其相应的职责与权限。不知这位朋友指的是哪个部门的工作?但所有工作都要围绕两项关键工作展开,即降低成本与费用和增加营业收入。而要做好这些,则要从人做起,人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具有能动性,也是最具有破坏性的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选好、用好、留好人才,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核心工作。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再就是企业营销、生产、行政等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建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