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人给出一篇有关李鸿章历史论文的题纲,尽快!

谢谢了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塞防与海防之争:李鸿章的现代海权意识
1875年,清廷内部出现塞防和海防之争。当时清廷面临着双重危机:西部新疆几乎完全丧失,东面日本正凯觎台湾。实际上这还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财政预算,二是国防思想的现代化。前一个问题又和左文襄(左宗棠)与李中堂(李鸿章)的个人权力有关。在爱国情操之外,两人多少都有些本位主义,左宗棠督师西北,而新疆是西北要塞,力争收复新疆自然是“份内”之事。而当时国家财政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左宗棠后来出师新疆相当一部分还是靠自筹资金。不过,左宗棠比李鸿章的理论似乎更有煽动性,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能否可行姑且不论,仅从政治斗争上,他就比主张海防建设的李鸿章高出一筹。以恭亲王奕 为主的朝廷中和了二者的争论,李鸿章被委任为北洋大臣。而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这一点,又是塞防论所不能达到的。另外,李鸿章认为日本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对当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警醒的价值。当然,如果把政策的重点完全放在海防上,也不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毕竟,经过明治维新而走上现代国家之路的日本,无论在体制上、经济上、战略上,还是军备上,都已经甩开清朝甚远。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清王朝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安全防御体系。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究竟哪一方是国防战略的重点,战略重心应设立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引起了清王朝众多政治家的广泛争论。这次争论的结果初步改变了中国已经延续千年的国防战略格局,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这次国防大讨论为转机,近代中国的国防开始实现了战略性的转移??海防成为国防重心。这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历史价值。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观点在当时具体的个案上发生了争论,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二人完全在长期的国防上持相反观点。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左、李二人在军队现代化上的观点是一样的。左宗棠大力创设和扶持福州船政局就证明了他的海防意识。而李鸿章也不是只搞海军。
出访欧美:鲜明的现代意识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为千夫所指,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1896年2月,为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同时也为“联俄制日”,李鸿章作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出访俄国。不久他便前往欧美做了一次环球访问。《中俄密约》的签字,使李鸿章相信“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但实际却开启了列强争相打开中国的大门。不过,对于这趟经历,他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至于根本计,尤在于变法自强。”
1896年6月他到达柏林。为讨教强国之策,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已经下台的俾斯麦。对于“东方的俾斯麦”的来访,俾斯麦提供了建立强国的要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显然,这符合李鸿章的改革取向。但是,这并非是中国自强的根本之计。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正在海滨度假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特地赶来会见李鸿章。纽约港到处挂起了大清帝国的龙旗,可谓礼炮轰鸣,万人空巷,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李鸿章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也展现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的敏锐的国权意识和现代意识:
??他抨击美国的排华法案。适逢美国国会已通过了排华法案《格利法》。李在抨击这个法案时,“眼睛射出灼人的光芒”。他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吗?这不是自由!”
??他认识到国际经济的互利性质。当记者问到对华投资时,李鸿章认为,在华投资是双方互利的事,并表示清政府非常欢迎任何资本前来投资,建立当代工业企业。他同时说:“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神圣的权利。”
??他对于妇女的教育问题表达了开明的立场。美国记者问及“阁下赞成妇女受教育吗?”时,他说:“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他认识到报纸或者新闻媒体应该揭露真相。他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戊戌变法的健将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到,“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李氏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适逢内忧外患,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的清王朝,“裱糊匠”将一个破屋(清王朝)装饰一新嘘嘘人尚可。偶有小风雨修修补补也能看得过去,但真的遇到大风雨,破屋必然原形毕露,又岂是一个半个“裱糊匠”所能补补贴贴支撑起来的呢?

反正我挺讨厌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3
公元1840年,枪炮声敲碎了宁静的夜,古老的中国遭受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凭借其霸道歪理和船坚炮利气势汹汹杀上了海岸。大清的八旗、绿营在红发碧眼的蛮夷炮火攻击下,几乎组织不了有效的抵抗,溃不成军。大炮是最好的签字笔,战败的大清国只得放下泱泱天朝大国的架子,被迫与蕞尔小国英吉利签下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丢尽了能征善战的祖先的脸面。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西方列强的入侵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剑锋裹着海腥味的近代化工业大生产,劈破了泱泱天朝大国落后的小生产,迅速地改变着封闭落后的社会面貌;另一方面,剑刃砍破了罩在中国上空几千年陈腐而坚固的幕布,放进了一股新鲜空气,清毒放淤,催生和创新先进的理念,迅速破坏着泱泱天朝大国传统落后的旧观念,迅速地改变着社会生活和人们传统的行为规范。基础和条件具备,各种势力的各色人等舞刀弄棒、持枪抬炮地开始粉墨登场了。这些主角有的是出于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为了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伟大理想和抱负,救黎民于水深火热,给百姓带来光明与希望;有的是仅仅为了维护自身和小集团的利益,为了能在未来瓜分的总量里多分一瓢羹,加之,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趋于崩溃,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业,为求活命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不惜成为各种势力驱使的“刽子手”。从此,整个泱泱天朝大国陷入了烽火狼烟、刀兵四起状态,进入了革命的前夜,“当、当、当”,埋葬几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敲响了!

1840年之后的第22年,淮军登场了!1862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由浙江攻打上海,为解上海之围,朝廷已经窘迫到了无兵可派的境地。李鸿章的老师、湘军统率曾国藩认为湘军已经暮气沉沉了,急需补充一支具有锐气的部队。李鸿章奉尊师之命,回家乡招募兵勇。在朝廷不断敦促下,李鸿章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练成淮勇(后改名淮军)五营,即按营官的名字命名的潘鼎新领鼎字营、刘铭传领铭字营、张树声领树字营、吴长庆领庆字营、张遇春领春字营,五营合计6500人全都是李鸿章的同乡。有一个日子注定要在历史上浓墨重彩地留下一笔,那就是3月4日,编练初成的淮军,在安庆校场接受李鸿章的检阅,淮军正式宣告成立了。对于这支由乡间农民组成的淮军而言,即将对阵的敌人是与他们同样的农民,只不过都是些原先活不下去的、被迫揭竿而起的太平天国太平军罢了。(电影投名状中就有类似的描写)

1862年4、5月,7艘英国商船装载这支仓促组建的淮军,缓缓驶过南京附近由太平军控制的下关、九洑洲炮台,陆续前往上海。“突突突突……”的声音从江面上传来,战争中的高度警惕性使人们心里一紧,慌忙朝黄浦江上望去。只见几艘火轮船冒着浓浓的黑烟,从远处慢慢驶来。每艘船的甲板上都站满了人,都穿着同样颜色和款式的衣服,从他们衣服背部依稀缀着个“勇”字看来,这是一支军队。第一艘船慢慢靠岸了,甲板上的人像被困久了的兽,拥挤着、雀跃着跳上岸来。上岸的人随即被大上海的繁华镇住了,他们张大了嘴巴,四处张望,然后用一种听起来土得掉渣的话赞美着,也咒骂着。张口就是“乖乖”、“哈个”、“逗猴”、“屁磨”,闭口就是“哄东西”、“小捣姊姊”、“弄妈的”,让见多识广的上海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奔走相告:“叫花子兵来了,叫花子兵来了!”这支其貌不扬的“叫花子兵”,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特别能战斗、敢打硬仗的淮军。

淮军是一支操同种方言为标志,以亲属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区域乡情为灵魂,有着高度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军队。在上海首战中,太平军潮水般将淮军团团包围,逐渐收缩包围圈,轻视其为已到嘴的小菜一碟。前一阵子还是农民,如今初临战场的淮军,哪里见过如此阵势,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将士弹药用尽后,生死紧要关头,上千淮军突然发出炸雷般的怒吼,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振奋之气,纷纷用“小捣姊姊”、“弄妈的”的咒骂和石头砖块投掷敌人。太平军虽久经沙场,却也未曾见过如此勇猛将士,被猛的一吓,倒怕了,突然退缩了。胜败就在转瞬之间。淮军士气大长,一鼓作气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在半年之内,淮军充分发挥开花大炮和洋枪的威力以及“小捣姊姊”、“弄妈的”的咒骂功能,不等敌人溃散即在炮火中呼啸出击、冲锋陷阵、持续猛攻,接连同太平军在北新泾和四江口又恶战两场,三次硬仗,取得了三战三捷!淮军气势锐不可挡。这三次胜利,使淮军名声大振,太平军遭遇了一支比湘军更凶悍的敌人。这真让太平军将领们大跌眼镜,看不懂了。这一支凶悍的敌人是哪里来的呢?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锥心之疼让他们带着既困惑又佩服的目光观察敌人,陷入了良久的思考之中。

李鸿章用了6千人打败了12万勇敢的太平军。面对20倍的敌人竟然能真么厉害真是历史上最强的军队。
李鸿章用了6千人打败了12万勇敢的太平军还有其他的因素。因为当时太平军都得了1种瘟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