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百姓”这个词汇是中国人(汉人)频繁使用的自称。
2. 在战国以前, "百姓" 这一称谓是指拥有姓氏的人群。
3. “姓”字由“女”和“生”组成,代表着特定女性所生的孩子,或特定地区出生的人,会随之获得相应的姓氏。
4. 传说中,黄帝因母亲居住于姬水之畔而姓姬;舜因母亲住在姚虚之地而姓姚。
5. 那时,子女并不跟随父亲的姓氏,例如黄帝为其后代赐予了12个不同的姓。
6. 因此,当时拥有姓氏者多为王公贵族,“百姓”实则指的是“百官”。
7. 普通平民,若不清楚其祖先之母居所,且祖先无权无势,不得称“百姓”,而被称为“黎民”或“庶民”。
8. 至战国时期,介于贵族与奴隶之间的一个非贵族非奴隶阶级出现,人数逐渐超越贵族与奴隶。
9. 因此,“百姓”与“黎民”、“庶民”逐渐等同,文献中出现了“黎民百姓”的表述。
10. “黎”字含有年长之意,国人(主要指汉人)视之为尊,如“老子”、“老爷”、“老祖宗”、“老板”等词汇均显尊贵。
11. 平民自称为“老百姓”,以此在官府面前自居小民,求得心理补偿。
12. 在古代文献中,未曾见“百姓”前加“老”字的用法。
13. 未有机会书写的“庶民”们从某朝某代起开始称呼自己为“老百姓”,此称谓沿用至今,“老百姓”也仅在平民之间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