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得与失

谁能说下冷战的得与失

马上要进行辩论赛 希望各位帮忙!
我方观点是冷战的失大于得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最先提出“冷战”术语的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初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来的。同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反共演说和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 9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起,“冷战”术语广为流行,“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后,美军把“冷战”作为一种战争类型列入野战条令。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即“冷战”、“有限战争”、“全面战争”。给“冷战”所定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军队在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实现国家目标做出贡献。为遏制他国使用武力,可以动员后备役部队或展开现役部队”。“冷战和有限战争之间的界限既不是明确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规军队来进行实际上是战斗行动的冷战活动”。1968年版美军《统帅纲要》又补充规定,“稳定局势作战也包括在冷战中”。 这里说的“稳定局势作战”,就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镇压、扑灭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作战。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的军队就派往哪里,进行镇压,或是对反动政府提供军援和作战支援,甚至进行核讹诈、核恫吓,大耍“世界宪兵”的把戏。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进行“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派遣“和平队”进行渗透;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以签订集体防御条约的形式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体系;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等。尽管如此,并没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个独立国家,现在已发展到 140多个独立国家。
各国的军队很少卷入到冷战之中;这场战争主要是诸如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西德情报局、东德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等情报机构之间展开的。世界主要强国从来不会直接卷入一场针对对方的军事冲突。
冷战中大部分的伤亡可能是由情报机构所采取的针对平民或军事目标的袭击造成的。间谍被派往东西两方阵营,或者在当地召募情报人员,甚至强迫加入。当间谍被发现时,他们不是被立即杀害,就是与对方所抓获的人质交换。间谍飞机和其他从事查勘任务的飞机一旦发现会被立即击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继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从此以后,“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8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苏联、“华约”于 1991年解体后,美、苏两大集团长达 40年的“冷战”才算告终。这种“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冷战。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备的。
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以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美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则经常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来开脱此类行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义主要来源于冷战中美国为阻遏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当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继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从此以后,“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8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苏联、“华约”于 1991年解体后,美、苏两大集团长达 40年的“冷战”才算告终。这种“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冷战。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备的。
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以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美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则经常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来开脱此类行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义主要来源于冷战中美国为阻遏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当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98.htm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198.htm

第2个回答  2009-04-10
消极:两国相争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积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大国关系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体化。
美国虽然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冷战,但冷战结束后已经是百病缠身,伤痕累累,美国为赢得冷战而付出了惨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作者从揭示美苏冷战根源着手,分析了美国政府如何以保卫“国家安全”为由对内采取政治压制和对外采取不加选择的军事政治干涉的政策,并为了掩盖真相而不惜欺骗民众,最终使美国陷入了怀疑、诡秘和不负责任的政治气氛之中,严重破坏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冷战给美国社会遗留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精神问题,“五十年伤痕”至今还在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更影响到美国的对外和对外政策。作者由此警示美国人民,面对国家危机和全球恐怖主义,“五十年伤痕”在新的世纪难以愈合,新世纪的反恐战争使美国有可能重蹈冷战的覆辙。因此,美国必须近距离观察冷战,以防止悲剧重演。
第3个回答  2009-04-10
利:
挑战和威胁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弊:
从历史上看,冷战并没有阻止美国的科技发展、制度创新和经济活力,同时也没有使它所创立的世界性的制度安排停滞不前。苏联威胁还从一个方面增强了美国内部和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凝聚力。相反,苏联为了建立和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均势而付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苏联内部和苏东集团凝聚力不断流失的沉重代价。冷战后,美国的“一超独霸”成为国际战略格局的主体特征。
第4个回答  2009-04-10
对于中国来说,得到的明显多于失去的,在这些年里,由于苏,美双方的对恃,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中国得到了相对比较缓和的世界背景下的环境。冷战时期,中国其实更多地处于第三方的角度,这种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得苏,美都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在这种环境下,大大有利于中国巩固国防,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遗憾的是,中国却走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误区。
第5个回答  2009-04-10
楼主站哪方啊,要不怎么说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