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批电商乱象破坏实体经济,电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向华商韬略披露了他准备提交的一份议案资料的消息,其中的一个议案总结起来就是,实体经济不好搞,马云有“功劳”。这份议案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淘宝 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对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代表三点议题的商榷”。

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实体经济在以往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选择更为方便的网络购物,这样网络经济就逐步的代替实体经济,从本质来说这都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发展自然规律,也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证明,现在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相辅相成,逐渐紧密的联系起来。

最近人大代表黄建平的议案里面对网络经济展开批评,认为电商的乱象是破坏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议案里面着重的说的是马云,因此淘宝官方微博也出言开始反击,一时间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之间的纠缠在一起,口水仗似乎已经开始。我个人觉得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并没有任何的冲突。

就如我开始的时候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中国进入网络时代,就是全世界都已经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在这样的大潮流之下,中国的电商出现了,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说明中国的经济在逐步的多元化发展,向着更高的层次在前进。

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商的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实体经济在网络时代可以更好的取得竞争优势。中国的电商已经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淘宝在美国已经开始开拓市场,一旦淘宝成功的话,中国的很多产品就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美国市场,甚至是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市场,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发展。

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认为电商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其实网络经济这块蛋糕,难免会影响一些不求进取的企业,如果有些实体企业更不是时代的发展,那么比如会淘汰,跟中国的电商毫无关系。优胜劣汰的事情,从古至今都在不断的上演,所以电商并没有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更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电商在不断的扩大实体经济的经营范围,丰富实体经济的盈利模式。电商对中国实体经济贡献很大,不能因为某一个企业的问题,就说电商影响实体经济。我觉得这样说真的很没有道理,大家可以看看历年来的经济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5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了实体经济发展遇阻的发泄点,不仅是马可波罗这样的建材企业,包括哇哈哈在内的诸多传统实体经济的巨头,都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其实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遇阻存在多方面原因,不能简单的将责任归咎于电商;当然,这并不是说电商对中国经济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确实,淘宝作为电商业的龙头老大,创造了不少的经济神话,但是从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个角度来看,电商对中国经济的乱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淘宝始终标榜在打假方面的突出贡献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但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确实截然相反,打开淘宝平台,搜索任一商品的时候,能够出现眼花缭乱的界面,同样的商品可以换个生产企业就是正品,殊不知真正的生产厂家却无法从中实现盈利;对知名商品同样如此,十几家店铺销售同一品牌的商品,消费者只能从其所为的信誉等级判断真伪,平台所为的严格审查无非是要求店铺提供相应的授权材料,要知道,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资质材料的来源是非常多的,相信平台不会到线下的企业所在地区实地调查,这也就将其严格的准入流程放到了理论层面,而真正享有生产资质的实体企业,往往因为众多山寨商品的出现,失去了原有销量,这种冲击是实体经济企业所无力承担的。

当然,淘宝所引领的电商经济,为中国经济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建立在电商经济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淘宝,顺丰或许也能上市,但最少不是几年,这也足以体现电商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况且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创造交易额的新高,这是其他任何经济形势都无法实现的。此外,电商平台为就业率提升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相比较线下创业的繁琐环节,电商只需要符合相关审核要求,就能够凭借店主的不懈努力经营自己的店铺,这也是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众多淘宝村、淘宝镇的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商对中国的消费经济提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激励作用。

回归到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工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实体经济模式,虽然可以通过线上销售弥补线下销售的不足,但是其主要精力依然在生产工艺的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上,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去经营和维护线上店铺,关键是电商平台可以作为小成本经营,如果将实体经济企业的庞大生产规模和由此带来的成本纳入电商经济的管理成本中,相信没有任何电商商家能够取得成功。由此来看,电商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的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力,即使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也不能掩盖对加工生产等传统型实体企业的冲击。
第2个回答  2017-03-06
不可否认,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非常严重,至于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说法还有待商榷,诸如黄建平、宗庆后等对阿里的抨击,突出体现的是个人感情色彩,很难博得大众的支持,或许制造业“大佬”站出来讲句话更具说服力,而不是这些站在对立面的商人。

淘宝解决了大量失业人口就业问题,推动了百姓更多消费行为,这一方面贡献是巨大的,无法抹灭的。我国实体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竞争,而在于无法拉动消费,传统文化因素也好,商品实用性与吸引力也罢,总之老百姓手里的钱攥的很紧,即便国家一连串的刺激性货币政策的实施,货币流通依然未见好转,反倒有了通胀的趋势。而阿里推动百姓消费的能力无疑要远远强过这些抨击者。

另一方面,在淘宝上更加具备市场化的味道,定价机制也更加合理。而国内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实体商家少之又少,多数企业家都是通过打拼取得的成就,因此更懂得“珍惜”现今的硕果,唯利是图,从不站在消费者角度去考虑,挖空心思的寻找推广、包装之道,而不老老实实做好产品的质量,奸商便是最恰当的形容。

当然,淘宝并不完美,瑕疵也是极为突出的,中国最大的假货集散地并非“浪得虚名”,虽有努力扭转这一状况的行动,但是收效还不甚理想,商品鱼龙混杂,缺乏完善的售后保障,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阿里自身,未来都需要给消费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3个回答  2017-03-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在互联网上进行“网购”,随着淘宝天猫等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壮大网店已经在许多领域逐步取代了实体店的地位,这引起了实体店利益者以及第三方的部分人士的反对。

近期就有一人大代表批评电商乱象破坏了实体经济,那么电商的出现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呢?让我们进一步的分析一下。

第一点,所谓实体店,就是商品在一家实际存在的店铺里出售,他们的货源来自于工厂或者是其他的生产地,而网店与实体店的差别仅仅是没有一家实际存在的门面、店铺来在现实世界中展示商品,他们通过照片、文字描述、视频等等方法来向购物的人们展示商品,他们的货源同样来自于工厂。也就是说不论实体店还是网店,他们卖的东西进的货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只不过是有没有这样的一家门面来给你在现实生活中看罢了。一家正规的网店其实与实体店并无差别,我个人认为也不能将之成为虚拟经济,它同样也是实体经济,因为它所出售的商品,它的交易方式全都是与现实生活相核定的,所谓的虚拟经济,就是譬如游戏中的虚拟道具用人民币来买,这样的交易经济形式才能称之为虚拟经济。因此这里得出第一个结论,网店是实体经济。

第二点,网店之所以能够取代实体店的地位是因为它方便快捷,货源真实而且优惠,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满意的商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也是有原因的,在这个方面看来电商实际上是拉动了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是有推动作用的。有些人们总是谈论网店售假制假,然而实体店不也制假售假嘛?人们在实体店里买到的假货还少吗?况且网店平台也有打击售假制假的责任,在网络平台上这类行为更容易管制。

所以我并不认为电商破坏了实体经济,相反我认为电商实际上就是 一种实体经济,并且它还拉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