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期中考试垫底,该教训他吗?

如题所述

不行的啊,一味的批评肯定是不可取的,要知道考试没考好,孩子已经很伤心了。你这一批评肯定就水漫金山哭的稀里哗啦,听不进其他话了,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那么安慰她“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下次我们加油考的更好”,这样也不行,这么笼统的说法,下次更努力?怎么努力?往哪使力?
孩子听不懂,失去了一次挫折教育的好机会。

那么如何能做的更好,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办法。
开始谈话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语气尽量柔和、真诚,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如果当时自身情绪比较激动的话,不妨平静个三五分钟再来沟通。
考砸了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家长在这个事情里最关注的不应该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正视失败,从挫折里吸取经验。

这里家长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我们出于为了帮助孩子,考试没考好后会经常直接给他们安排任务,比如应该多做练习作业、报个辅导班什么的,但这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如果孩子本身抗拒这个事情,就算是去上课了也不会好好听的。
家长需要做的是和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和她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提问来进行沟通。
首先,承认失败,找出考得不好的原因。

家长:“没关系,这次考试确实考的不好,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原因”
让孩子知道哪里出的问题,启发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孩子:“这个句子的含义没理解清楚,后面的结论就出错了”
没理解清楚,这个描述笼统不清晰,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深入挖掘问题,具体到知识点。
家长:“没理解清楚是老师讲的没理解还是复习的时候漏掉了”
孩子:“这个知识点老师讲的时候走神了,后面复习的时候也没特别关注”
至此发现问题的地方解决了, 心平气和,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批评他
其次,发现做的好的地方,巩固优势

家长:“我看了这次的试卷,上次考试出现修饰方式的错误这次一个都没犯喔”
孩子:“那是的,上次做错后我每次在听课和复习的时候都会去关注句子的修辞手法的”
在针对错误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在做的对的地方也需要进行表扬,肯定亮点后会让孩子感到安慰,有成就感,也会记住做的好的地方总结经验。

最后,让孩子主动自发的提出改进意见

家长:“为了下次能有进步,我们该怎么做呢?”
打开孩子的思路,让孩子思考具体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孩子:“首先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不走神,然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
孩子:“课后复习的时候对各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里时候家长可以一同讨论以后的具体操作模式,失败原因每条都提出针对方案,做成一个学习计划

失败并不是一无是处,,每次挫折都是成长进步的机会,每次失败都是教育的时机,我们应该抓住时机,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0

素质教育,不建议进行任何过于压迫的教育或者打骂行为去面对孩子一般的成绩。要知道有考试就有名次,有名次就有高低,但是只要努力了这个结果就是最好的,因为大家都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在成长中越发变好。

1. 如果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中已经很努力了,没有因为贪玩而松懈,那么建议以鼓励为主,成绩是可以慢慢提升的。可能此刻他只是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可以和老师了解更多孩子日常学习的情况。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2. 如果孩子因为玩乐因为其他事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是变差,那么应该批评教育,偶尔严厉的教育才能张弛有度的教育孩子。适当的批评也很重要,当然了还是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吃了批评也应该有一些肯定,张弛有度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无论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获得了一个比较差的成绩,不建议上来就过于严厉,找清楚根源,和老师了解清楚原因,和孩子细心的谈一下了解全面再发表意见,再进行处理更利于孩子的发展,也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差。

人也总是有一些擅长的部分,也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可能在成长的路上,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反思自己选择,不要全盘否定孩子的努力哪怕他是最差的成绩。

而且有时候成绩也取决于整个班级的整体情况。比如有的班级是重点班或者整体考的很好,他们班级垫底但可能在年纪在全市全省又是很不错的成绩。不要以偏概全。教育张弛有度,改严厉的时候严厉,但适度的谈心和讨论也是孩子进步和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环。

第2个回答  2022-01-28

我认为首先要考虑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而不是进行单纯又无力的“教训”。
一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思维阶段,他们难以通过比较抽象的思维、联系具体实际的经验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并且一年级的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维持时间短,自控力和自制力比较差,很难做到长时间专心听讲和专注于课堂,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还没有学习的意识,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很懵懂的,所以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可以多加指责。并且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外界是好奇的,渴望受到外界的关注,却不善于表达心中的想法和需求,总是在意对方有没有注意到自己,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心中是渴望被表扬的,其次,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1、找出错因。
一年级的小学生成绩出现问题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甚至是辱骂和威胁,这些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予沉重的打击和破坏,甚至影响孩子性格的发育和形成。所以,当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查找错因,为什么会出现成绩问题,是因为过于紧张还是题目不会,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明确,成绩垫底,不仅对你不是一个好消息,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时,千万不要过于强调“成绩垫底”这个问题,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打击。

2、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这时候就像黑夜的孤独的小帆船,也是非常无助和无措的,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鼓励和指导,用温柔的声音告诉孩子“没事,就是一次考试吗,没什么大不了,我陪你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努力,下次考一个更好的成绩”,相信如果家长有一个这样良好和正确的态度,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他都可以健康茁壮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1-20

期中考试结束后,对于小学生的家长来说,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虽然小学的知识相对简单,但是呢,确实有一些孩子,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后,“不开窍”,接受慢,成绩差。

对此,家长无法接受,也是很正常的了。

这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一年级数学,只考了65分。

这孩子是班级里个子最低的,看上去比较小,每天的数学课,他总是显得心不在焉,听课的时候,就爱拿着铅笔和橡皮玩,有时候还把橡皮弄碎摆一桌子,现在都升到二年级了,他在计算加减法时,还是要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数,让人很着急。



这是一位家长的真实感受:孩子一年级,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全班垫底,为此,这位家长心里接受不了,很难过,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辅导孩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第一、如这位家长所述,孩子入学年龄有点小。

孩子等于是6岁入学,上了一年级。正常情况下,孩子7岁上一年级,是正确的选择。为何这样说?因为小孩子差一岁,智力、身体发育各方面,都差很多。一个6岁的孩子和一个7岁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区别是非常大的。

7岁的孩子,相对来说就要成熟一点,老师说什么,都能听懂。而6岁的孩子呢,却不一定了。像这位老师所述,孩子有时候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听不懂,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难怪成绩垫底了。

第二、零起点入学,什么也没有教给孩子。

那么,零起点入学,好吗?

零起点入学,是国家要求的,大势所趋。作为一年级老师,也希望孩子们能够零起点入学,否则,入学以后就会觉得老师教授的知识太简单,上课根本不愿意听,甚至影响到课堂秩序。

但是,零起点入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图片

并非是指让孩子一张白纸入学,在入学以前,家长至少可以陪孩子多认识一些汉字,通过实物来数一数,了解一下数字是什么?图形是什么?

第三、一年级只是起步阶段,看不到孩子的未来。

回到无法接受这个话题上,特别想对这位家长说:一年级,毕竟只是个起步,它根本无法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男孩,成熟比较晚,整个小学阶段都处于下游。但是,进入高中以后,这些男生才真正发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与这样的例子相比较,一年级成绩垫底,确实要引起重视,但是,千万不能引起焦虑和惊慌。孩子入学早了,不够成熟,接受慢,这些呢,都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辅导慢慢来提高,如果一下子就很慌张,对孩子过于严厉,情绪的变化,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从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22-01-20
一年级孩子期中考试垫底,作为家长你肯定该教训他。教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确自己已经是一名学生,学生时代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课,取得良好成绩是学生时代的主要目标。

当然我所说的教训并不是让你暴揍一顿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使孩子惧怕学习。孩子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谈何学习成绩?

一般一年级孩子学习成绩垫底的原因大概如下:

(1)幼小衔接没跟上,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听讲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书写能力差,速度跟不上,甚至不能按时到校。该记的没记住,该写的不会写,成绩自然差。

(2)没有意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见过个别一年级孩子考试时全程钻到桌子底下,任凭老师磨破嘴皮,就是不答题。如果是班主任监考,批评批评还会听一些,别的老师监考真没有办法。

(3)没有掌握答题技巧或没有准备好考试工具。期中考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也许孩子没有文具,又不敢给老师说;也许孩子没有在指定位置答题,这些都是影响成绩的因素。

三个原因既有孩子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家长应该先找出自己的不足,给孩子做好表率,帮助孩子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孩子尚小,还来得及。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成绩一定能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