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需要多少时间

如题所述

发展对象转预备一般最长要一年。在被纳入党员发展计划的前提下,应在一年内完成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至少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培养。期间党组织进行政治审查和集中培训,择优发展。

从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到讨论接收预备党员需要多久?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从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到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时间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这是因为,列为发展对象以后,党组织还要做好政治审查、短期集中培训、支部委员会审查、基层党委预审等工作,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基层党委预审发展对象合格后,党支部一般应在一个月之内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事宜,一般最长不超过3个月。

预备党员的接收有哪些流程呢?

一、支部委员会审查有哪些要求?

支部委员会要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预审。

二、上级党委预审的方式、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基层党委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听取执纪执法(如派驻纪检监察组)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部,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未来3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的手续。

三、入党志愿书如何填写?

要求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由本人按照要求如实填写。

四、支部大会讨论程序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二)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三)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

(四)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在支部大会召开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统计在票数内。

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五、上级党委派人谈话的时间、人员、目的与要求有哪些?

委审批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对象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六、上级党委审批的内容、要求、时间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和表决。

党委主要审议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发展对象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党委审批意见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当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应当通知党支部和本人,做好思想工作。

党委会审批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应当逐个审议和表决。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当在3个月内审批,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七、为什么要在再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的是掌握预备党员结构、分布、质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条

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介绍人要认真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

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

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可以直接接收党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