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如题所述

【答案】:【答案要点】
(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三个结构,它们在记忆保存时间、记忆编码和记忆容量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①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②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中间阶段,它保持时间约5秒~2分钟。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7±2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时间在1分钟以上,容量没有限度,信息来源多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和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主要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所贮存的信息具有备用性特点,其信息不能提取和错误提取是由于受到干扰抑制所致。
(2)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他们是密切配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三个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感觉记忆系统的功能就是把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使一些信息能够被传送到第二个记忆系统——短时记忆。我们日常大部分记忆内容都要经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处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短时记忆是一张工作的桌子,被放在一个装满文件夹(长时记忆)的大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仓库时,它首先被放在桌子上处理。因桌子小,必须不断把桌面清除干净,以便为重要信息的处理腾出地方,使这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进入文件夹。当我们利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时,需要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调回到短时记忆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