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有什么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

如题所述

寓意;喜庆合家团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由来: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扩展资料: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喜庆合家团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所以说,元宵节吃元宵或者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吃汤圆的由来: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9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

汤圆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

1、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2、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6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吃元宵或汤圆这个习俗是最久远的习俗,也是我们元宵节最比必不可少的习俗。元宵其实就是汤圆,只是北方的习惯叫法,汤圆是南方的习惯叫法。对于元宵吃汤圆,有着团圆和美的美好寓意,而我国也最为注重家庭团圆这一层面,所以在元宵节这天吃汤圆是我们对生活,对家庭最美好的祝愿。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07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乐美满。

元宵节总是要吃元宵的。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宋朝,不过当时元宵叫“浮圆子”,到明朝才称“元宵”。元宵又叫汤圆。

据说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元宵”为“汤圆”。过去每家做元宵、吃汤圆,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团圆、和睦、幸福。近千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制作越来越精致美味多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