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助教行动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工待遇的逐步增加,很多农村家长选择了外出务工。由于家长与子女各处一方;从事工作的强度和压力增大以及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挣钱上,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等因素导致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现象十分普遍,直接引发了与孩子的心理隔阂危机愈演愈烈。在我国近58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中,湖南有近300万。在许多留守学生中都存在安全、心理、行为、学习的问题。如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学习懒散、沉溺上网甚至拉帮结派、参与赌博等违法犯罪方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近10年来,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引发的家庭、社会惨剧不胜枚举,一方面是骇人听闻的恶劣行径,另一方面是家庭破裂、孩子们悔恨的泪水。
同时,由于目前农村教育方面优秀师资匮乏,教学设施破旧,教学资源稀缺,教学理念落后以及学生自身物质生活提升与精神生活滞后的缺口等因素导致农村学生在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提升上始终上不了一个新台阶。
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年龄段的子女不能够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而不可缺失的。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成长正确的引导和关爱的“缺席”都会在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上造成障碍,影响他们今后成长为一名健康的社会成员。农村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农村孩子远离父母所遭受的亲情缺失、不健全的家庭成长教育,导致进入青春期的留守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淡漠、紧张。长期的情感和心理辅导忽视以致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农村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越来越多。
目前农村学生生源分散化加剧,农村初等教育基本上实行了“撤点并校”的方式,撤消了很多生源不够的村办小学点。有些地方甚至从三年级开始就必须到镇上的中心学校开始寄宿制学习。父母外出务工薪酬逐年提高和国家九年义务制学费全免等教育政策的实施,“一增一免”使得现在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读不起书,他们手上也不缺少零花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家长直接正确引导或隔代家长的“不教育”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学生在性格上变得放任不羁,迷茫以及没有责任感。因为孩子生性好奇,缺乏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很多农村学生在镇上“被动”接触了网络、电游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互相攀比”、“厌学逃学”、“不懂感恩”、“没有人生目标”等现象在农村学生中普遍存在。甚至某些乡镇学校学生中间出现了拉帮结派和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这已经演变成一个普遍存在农村的社会问题。
另外,近年来 “读书无用论”观念在农村普遍抬头。很多农村家长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由于接收到了诸多“读书无用”负面信息的影响,乃至对子女读书后的工作愿景心理落差很大,认为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城里人有钱,不少农村家长竟同意和支持让读书的孩子辍学务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将孩子的前途扼杀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将来就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错误观念中。这种想法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使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由于以上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意识、智力发育等方面的差距都在逐渐扩大。现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应成为全社会有爱人士的共同责任。
面对农村留守学生成长过程中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成为“被毁掉的一代”,进而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如果10年之内,5800多万带着各式各样问题的农村留守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如此庞大的“问题少年、问题青年”群体流入社会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不可想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