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如果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回家告诉父母他被小朋友打了时,父母一定要冷静,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适时表达自己的共鸣,认可他的情绪,千万不要大声责备孩子“你是猪脑子啊,他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啊”。父母的倾听与认可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站在他这边的,并能产生足够的底气去解决矛盾;如果父母一味地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胆怯,甚至以后不敢把自己被打的事告诉父母。
仔细分析原因,判断谁是谁非
当我们表达完自己的共情以后,父母接下来就需要寻根究底地分析原因。比如,“他为什么打你啊?你有没有抢他的玩具?”如果孩子回答“是”,有错在先,那么父母不能偏坦孩子的错误,要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没有错,那父母就要安慰一下孩子,并引导他去解决问题。
父母置身事外,关注但不干涉
当父母安静地听完孩子的表述以后,不要急着去找老师打抱不平,而应该安静地问问孩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选择打回去,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主持公道,还可以让他给你道歉,你也可以选择不跟他玩……至于具体怎么解决,让孩子自己拿主意,父母最好置身事外,不横加干涉。
交给老师解决
如果孩子实在无力解决,或者出现了严重的打人问题,那父母就要跟老师交涉,交给老师去解决。父母用行动告诉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5
孩子进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同学...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打人与被打在幼儿园里是经常上演的,此时家长该如何面对宝宝在幼儿园里被打呢?宝宝在幼儿园里打人又该怎么办呢? 妮妮上幼儿园了,有时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觉得小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没有在意。但这次,妮妮又跟妈妈讲“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还看见妮妮的小脸上有几道红印,妈妈很心疼,爸爸说:“这样不行,得教孩子学会自卫。”可妈妈说:“总不能我们也教孩子打别人呀。” 妮妮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许多孩子都在幼儿园遇到相似的情况。分析幼儿爱打人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什么有的孩子爱打人? 在这里我们抛开孩子无意识打人的情况不提,而是分析3-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养成打人的习惯,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 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当孩子打了别人,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宝宝,咱别再打小朋友了好吗?这样的问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 2、显而易见的明贬暗褒:“我家阳阳总被告状,整个幼儿园谁也打不过他,真拿他没办法。” 3、不恰当的玩笑:“冉冉,打这个臭哥哥。” 4、口头制止没有行动:看到孩子打别人,家长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但没有用行动去拉开孩子。 5、有制止的行动没有批评:只是拉开了打人的孩子,但没有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所在。 6、过激的反应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面对其他家长的告状,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孩子也会学着把打人视作发泄情绪的手段。 以上这些方法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没有十分明确的善恶观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这时家长的态度应十分明确,首先要及时制止,郑重告之“不许打人。”然后允许孩子申诉打人的原因,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 二、建议教孩子的自我保护方法: 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 2、大声地说 “不许你打我”。 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 4、找老师讲明情况。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希望这些建议会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7

问清楚事情原

因当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自己和小朋友打闹了,这时孩子一般都会说自己受伤了,或者吃亏了,被小朋友碰到脸、碰到鼻子了、扭了一下等等,不会说自己都做了什么。

所以这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家长分不清对错,没法下结论。

父母不要听信孩子一面之词就去找别的小朋友的麻烦,否则容易助长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

建议教孩子的自我保护方法: 

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

2、大声地说 “不许你打我”。

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

4、找老师讲明情况。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希望这些建议会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

拓展资料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一般是因为责任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