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圣叹对水浒的评价,尤其是对宋江的评价。

如题所述

金圣叹评《水浒传》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他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说由于宋江的狡猾和奸诈,使出种种欺骗笼络手段,愚弄蒙骗了英雄,所以夺得领袖地位。

而塑造性格成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他自谓评书“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实即旨在探索创作规律,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创见。

他的评点中还涉及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应表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又应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的问题,如他认为《水浒传》中先写鲁达以酒为命,后写鲁达涓滴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写李逵朴至中又有奸猾,而“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

也涉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问题,“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在众多的人物中应突出主要人物,如说“《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若更仔细算时,《西厢记》亦止为写得一个人。一个人者,双文是也”。

金圣叹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还作了全局性的删削。他判定《水浒传》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

金圣叹提出另一种解释,硬说由于宋江的狡猾和奸诈,使出种种欺骗笼络手段,愚弄蒙骗了英雄,所以夺得领袖地位。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便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

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又实实笼罩宋江。两个人心里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宋江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毕竟一个人要能立于群雄之首,那么这个人必然是有领导范儿的,能够笼络人心,同时又有管理才能,这样才能当好一方领袖。

在金圣叹看来,宋江这个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似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光鲜的外表下也藏着一颗奸诈的心。

扩展资料:

金圣叹为人孤高,率性而为,个人主义,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羁,讥笑其他秀才庸俗愚拙。他自幼学佛,劝人向善,倾向佛道二家的自由放任,又有儒家的入世冲动。他深感人生只是大梦一场,全然虚幻,短暂易逝,充满烦恼失意,一切都不可恃,向往闲适平和的田园生活。

他把男女之情与其他人情区分开来,强调其中必然含有色欲,出于自然,圣人礼制亦不废情欲。他亦不失儒生身份,期待有用于世,敬佩杜甫的忠君爱国,特别认同孔子弟子曾点。曾点以无意仕宦与向往自由而著名,为孔子所赞叹,金圣叹特此取字为“圣叹”。

政治思想上他倾向保守,批评明末官府苛政,同情被欺压的百姓,甚至主张官逼民反,但认为王命和礼法终不可违,对盗匪大肆谴责,特别讨厌梁山泊首领宋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金圣叹

百度百科—宋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一、对水浒传的评价

他斥责“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

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会势力。

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

他还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塑造性格成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

二、对宋江的评价

金圣叹认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诈”,他认为“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所以“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

扩展资料:

一、金圣叹对鲁智深的评价

1、妙哉此公,令人神往。

2、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3、 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4、写鲁达为人处世,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他人出力。

二、金圣叹对李逵的评价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三、金圣叹对林冲的评价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圣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1
天,那是一部书呀,太长了,他对前70回都有评论,现在给你贴些他对宋江的评和其他人的评吧。

 《水浒传》有大段正经处,只是把宋江深恶痛绝,使人见之,真有犬彘不食之恨。从来人却是不晓得。

  《水浒传》独恶宋江,亦是歼厥渠魁之意,其余便饶恕了。

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看来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缘故。若有缘故时,便随手所触,都成妙笔;若无缘故时,直是无动手处,便作得来,也是嚼蜡。

  只如写李逵,岂不段段都是妙绝文字,却不知正为段段都在宋江事后,故便妙不可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朴诚来,做个形击。

  其意思自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此譬如刺枪,本要杀人,反使出一身家数。

  近世不知何人,不晓此意,却节出李逵事来,另作一册,题曰“寿张文集”,可谓咬人屎撅,不是好狗。

  写李逵色色绝倒,真是化工肖物之笔。他都不必具论;只如逵还有兄李达,便定然排行第二也,他却偏要一生自叫李大,直等急切中移名换姓时,反称作李二,谓之乖觉。试想他肚里,是何等没分晓。

  任是真正大豪杰好汉子,也还有时将银子买得他心肯。独有李逵,便银子也买他不得,须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样人。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

  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便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

  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

  宋江只道自家笼罩吴用,吴用却又实实笼罩宋江。两个人心里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写得真是好看煞人。

  花荣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恁地文秀。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

  杨志、关胜是上上人物。杨志写来是旧家子弟,关胜写来全是云长变相。

  秦明、索超是上中人物。

  史进只算上中人物,为他后半写得不好。

  呼延灼却是出力写得来的,然只是上中人物。

  卢俊义、柴进只是上中人物。卢俊义传,也算极力将英雄员外写出来了,然终不免带些呆气。譬如画骆驼,虽是庞然大物,却到底看来觉道不俊。柴进无他长,只有好客一节。

  朱仝与雷横,是朱仝写得好。然两人都是上中人物。

  杨雄与石秀,是石秀写得好。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杨雄竟是中下人物。

  公孙胜便是中上人物,备员而已。

  李应只是中上人物,然也是体面上定得来,写处全不见得。

  阮小二、阮小五、张横、张顺,都是中上人物。燕青是中上人物,刘唐是中上人物,徐宁、董平是中上人物。

  戴宗是中下人物,除却神行,一件不足取。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金圣叹提出另一种解释,硬说由于宋江的狡猾和奸诈,使出种种欺骗笼络手段,愚弄蒙骗了英雄,所以夺得领袖地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宋江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毕竟一个人要能立于群雄之首,那么这个人必然是有领导范儿的,能够笼络人心,同时又有管理才能,这样才能当好一方领袖。

在金圣叹看来,宋江这个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似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光鲜的外表下也藏着一颗奸诈的心。

有人认为金圣叹批水浒改变了水浒传原有的味道。因为他着重于细节的把握,有时候短短的几个字点石成金,颇具特色。

但是有些地方的修改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与原文有所出入,不但不能体现出其中的味道,甚至还会成为别人的笑谈。

同时也有人认为,金圣叹批水浒不仅体现出了他的成就,还使水浒的部分内容更加亮眼,他将全书的内容、人物以及事件贯穿在一起,让人们读起来更加的有意思。

金圣叹批水浒别有一番滋味,使内容更加的清晰,便于人们的阅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