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发展史的简介是什么?

如题所述

‍‍

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1947年:贝尔实验室肖克莱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1950年:ROhl和肖特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6年:CS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1960年:HHLoor和E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

从60年代开始,数字集成器件以双极型工艺制成了小规模逻辑器件。随后发展到中规模逻辑器件;70年代末,微处理器的出现,使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产生质的飞跃。数字集成器件所用的材料以硅材料为主,在高速电路中,也使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例如砷化镓等。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一种重要的逻辑单元电路。TTL逻辑门电路问世较早,其工艺经过不断改进,至今仍为主要的基本逻辑器件之一。随着CMOS工艺的发展,TTL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动摇,有被CMOS器件所取代的趋势。近年来,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特别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飞速进步,使数字电子技术开创了新局面,不仅规模大,而且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使器件的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灵活。

‍‍
第2个回答  2018-01-09
‍‍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数字系统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1624年BlaisePascal设计了一台机械的数值加法器,在1671年,德国数学家GorgeBoole发明了一台可进行乘法与除法的机器。19世纪用于计算航行时间表的计算机问世。20世纪3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ClaudeShannon提出了现在用于数字逻辑设计的现代交换代数。随着电子学的发展,从1947年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及真空管的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都推动了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电子系统从1946年的计算机经典体系结构,20世纪70年代初英特尔设计出第一个微处理器,到现在最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数字系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数字系统设计可以看做是一种层次结构。由最底层的基本电路开始,逐级向上,每级都显示更复杂的功能单元。简单的数字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五级,分别是:元件级,第一IC级(SSI),第二IC级(MSI和LSI)、第三IC级(VLSI)和复杂系统级。其中IC是指集成电路,也就是单个硅片上一个或多个门电路的集合体。元件级包含各种电子元件,如晶体管,三极管,电阻等。基本电路由单独的元件组成,能执行特定功能。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