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集序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锦帆集》序原文及翻译如下:

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

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掂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恢。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哀次,付诸梓,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

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签;吴王用之,红姝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

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抵景眼前,运精象外。

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夫君齿最少,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溴。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挟藻见奇有如是耶?

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参考译文】:

锦帆泾,是吴王当日所栽楼船箫鼓,与关人西施行乐歌舞的地方。迄今已经数千年,吴王霸业烟消云散,美人也成了一抓黄土,但钟帆泾的水,还是清澈如旧。姑苏吴治,正盘踞在钟帆泾之上,邑治为绿水环绕。乙未之岁,我的朋友袁中郎来吴地做地方官,尽力为百姓做亨,从早到晚辛苦操劳,疲惫(面容憔悴)的人们依靠他一下子恢复了生气。

第二年,袁中郎积劳成疾,上书请求回去,总共有了七次请求才同意他离职。袁宏道悟性很高,深入探究亨理,才华敏妙,娴于词赋。只是一旦做了官吏,就都没能实施。后来间或因景物而起兴,因感事而作文,有所题词歌咏和编著,两年的时间,已经积篇成册了。

在他离开的时候,友人方子公稍稍整理编辑,付梓出版,请袁君出个标题,袁君就标示为《锦帆集》。我曾经到官署拜见袁君,他指着饰帆泾的水对我说:“这是佛机泾,吴王霸业留下的遗迹,我也能够拥有,不也很值得高兴吗!”而其实袁君掌管簿册文书的工作,吃饭沐浴几乎都顾不上,(他的)辛苦劳累与我相同。

我因此感叹说:同样的一个锦帆泾,在吴王的时候,满船箫鼓,等到了现今的县令,则变成两部靴子;吴王用这条河,见到的是穿红戴绿的美女,是朝歌夜弦;现今的县令却凭借这条河,体察到老百姓的辛劳疾苦,并早晚安抚体恤。

以前是多么的享乐,现在为何这般困苦?大家都是七尺男儿,为什么遭遇的苦乐人生大相径庭?虽然这样,人生的长度有限,苦乐也有尽头,只有自然山水永恒。自己有限的生命陪伴着永恒的河流,能与河水一样不朽的,恐怕也只有文章了吧?记载在这本书中的袁中郎的诗词及各类文章,萎本上都是他自由心裁,情思源于生活,拾取眼前之景,想象超越现实。

拿这些文章来读,字字句句,言词飞动,动人心魄,能令人不自不觉为之手寿足蹈。哎呀!吴王霸业有尽头,此水无尽,与此水一样无尽的,应该是这本书了吧?袁君年龄不大,日后著书立说,更是不可限量。

这是锦帆泾托此书一同流传,这能大概是吴王有知,寄托中郎的一支笔,也不吝惜请西施为君捧砚,而业先生铺陈词藻,表现现出这样新奇的意境吧?我任职的地方,百花洲在其前,可是我每天面对一大堆公文,不能像袁君题咏著述,凭借此百花洲得以流传。可见这百花洲的运气远远不及锦帆浸了。假使西瘀有灵,问我的梦中之笔何在,我就真的惭愧无以应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