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陕西咸阳的美食风景,水果习俗作文

如题所述

滚滚渭水从咸阳城南流过,河面宽阔,好像一幅舒展开来的历史画卷,展现着历史在这里演进的脚步,描绘着这里远古的梦寐和其后的繁荣.茫茫毕郢塬在咸阳城北横卧,土层深厚,犹如一部史册,记述了周秦汉唐的盛衰,吟咏着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和美好的追求.打开历史画卷,拂去岁月的灰尘,咸阳灿烂的历史文化,光耀夺目,异彩纷呈
 据考古资料,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咸阳这块土地上已有原始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史称“仰韶时代”.据传公元前3世纪,商朝武丁时期,司天官吴回后裔受封于渭城区(现咸阳市的一个区)北塬一带,建立“郢”国,亦称“程”国.公元前11世纪,渭城这个地方曾为周文王父亲季历的封地.
 周灭商后,又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姬高的封地,史称“毕郢国”.秦灭亡后,城廓毁坏,宫室变成一片废墟.汉建都长安于咸阳为近邻.因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长安,故咸阳也.”所以,咸阳亦有秦汉故都之称.
在史前文化中渭河的一、二阶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居民村落遗址.由于渭河河道不断摆动北移,垮堤毁岸
,一级阶地上的许多原始居民村落遗址早已荡然无存,唯二级地上的任家嘴、石何杨、胡家沟、聂家沟及柏家嘴等遗址保存比较完好.其中又以柏家嘴遗址最为典型
 这个原始居民村落遗留的陶器残片推知,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从这些原始居民村落的遗址可知,这时与西安半坡原始居民村落遗址所处时代大致相同,从而说明了咸阳区域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咸阳北塬也是西汉帝陵的集中分布地区.西汉11位皇帝,都先后葬于咸阳.
咸阳北塬也称“五陵原
”,在五陵原上大小陵墓排列有序,连成一片气势雄伟,状如陵山.五陵原帝陵及陪葬墓之多,世所罕见.清末《咸阳县志》中统计为900多座,1957年普查时为700多座,现存262座,当地有一民谚说的好“三原的桥,泾阳的塔,高陵的牌坊一枝花,赛不过咸阳的冢疙瘩”.充分说明了陵墓众多是本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看,咸阳北塬堪称一座宏大的地下历史博物馆.1965年正阳乡杨家湾出土的汉兵马俑阵在咸阳市博物馆展出以后,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其严整的军阵、宏大的气魄、完美的造型,堪称世界一绝.1965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龙潜参观后题诗
  人 马 三 千 排 咸 阳
 古 物 满 馆 真 琳 琅,
 出 土 盖 过 十 六 年
 愧 杀 当 年 楚 霸 王
  悠悠的历史,长长的河.滚滚的渭水,数千年.写不尽咸阳周秦征战史,道不完汉唐繁荣象.唐代诗人王维曾留下“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句.另一位唐代诗人李贺也写下了“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的名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18
酱的,还有西红柿鸡蛋的,也可以三种佐料一齐上,叫全套。最好到中山街吃原河水的biangbiang面。还有一种是叫“箸头面”,在北大街一家店面非常陈旧的地方,别看地方不干不净,但生意出奇的火,男女老少,排队吃饭。晚饭比较有名气的是,张记混饨,现在的地址由北大街迁到新兴南路,很有特色。
2、 彬县地方传统民间小吃。用小麦加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麦面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并加入糖桂花、鸡蛋等。制作方法是:先发酵“起面”,再加碱,加干面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团或条状,经反复加温发酵后,使面团软而不流,倒在垫有面饼状底衬的蒸笼上,加热蒸熟。出笼冷却后,切成菱形小块,即可食用。蜂糕状如蛋糕,甜酥绵软,冷食如酥,热食如饴。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之一,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3、在陕西八大怪中,有一句就说道:“油泼辣子一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