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a版和b版的区别

如题所述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两版教材体系结构上的上的不同:

两版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

1、结构设置间的比较:教材的结构设置要依据于学科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结构。新课程理念下,各版教材更为注重教材结构体系的设置,这是教材特色的表象体现;与传统教材相比,各版教材都在结构设置上尝试创新。

2、两版教材章节结构的比较:根据《标准》中的要求,必修统计内容都是安排在模块数学③中,本文所比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和B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③》第二章内容——统计。

其中A版教材由刘绍学主编,B版教材由高存明主编。对于每版教材,选择了不同时间出版的(2004年版和2007年版)两版进行纵向比较,以此关注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版教材自身的改进情况。 

3、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版教材统计内容的比较分析,从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呈现、习题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集中比较。

以及对两版教材使用地区使用过这两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统计内容的理解和对两版教材的建议,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两版教材的分析和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建议,以此为合理利用教材提出一些有益的参考。

扩展资料: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创作背景

作为这套书的主编,在大家开始用这套书学习数学之前,对于要学数学的原因、学好数学该做的事等问题。

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1.数学是有用的。

2.学数学能提高能力

首先应当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数学是自然的。

2.数学是清楚的。

在对数学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讲究一点点方法。

1.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数学趁年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中数学必修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两版教材统计内容的比较

(一)两版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

    教材的结构设置要依据于学科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结构。新课程理念下,各版教材更为注重教材结构体系的设置,这是教材特色的表象体现;与传统教材相比,各版教材都在结构设置上尝试创新。

1.两版教材章节结构的比较

根据《标准》中的要求,必修统计内容都是安排在模块数学③中,本文所比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和B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③》第二章内容——统计。其中A版教材由刘绍学主编,B版教材由高存明主编。

对于每版教材,选择了不同时间出版的(2004年版和2007年版)两版进行纵向比较,以此关注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版教材自身的改进情况。

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版教材统计内容的比较分析,从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呈现、习题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集中比较。以及对两版教材使用地区使用过这两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统计内容的理解和对两版教材的建议,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两版教材的分析和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建议,以此为合理利用教材提出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对于A版教材,教师都认为这是编写的非常优秀的教材,普遍对统计的教学很重视。就B版教材而言,教师普遍认为B版教材很重视计算机的使用,这也是和其他版本教材一个很大的区别。一位以前参加过辽宁省的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教师说B版教材主要是面向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地区推出的,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使用上,其他教材可能没有这么鲜明。
A版教材试用区的教师都认为教材中统计内容设计的“还可以”或者“很是到位”,并没有提出其他的看法
对于B版教材,一些教龄较高的教师认为统计这一部分从知识角度来说和旧教材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随机抽样和用样本估计总体。对于第一节的内容在以往的高考中出现过,因此平时做的题目也比较多,第二节内容主要是要会画频率直方图,平时在这方面所作的练习也比较多。第三节内容以往高考中都没有出现过,觉得不是很重要,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对这一节的内容只是一带而过。就B版教材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也是以高考为前提,没有从统计的本质入手进行教学。

详见:
http://www.pep.com.cn/gzsxb/jszx/gsbzt/6th/lunwen/201110/t20111008_1072502.htm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