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南北传,分别行成了哪两个教

如题所述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

对于普通的学人,在上游找到佛陀的原本教法是很容易的,因为不用再进行专业的分辨、择法。不要说择法不重要,因为七觉支里面就有择法觉支。八圣道里面第一条就是正见。
在中游要找到佛陀的真意,困难就大了一些,因为毕竟混杂了支流的内容。
到了下游,要找到佛陀的真意,那就更加困难了,因为下游已经混杂了太多东西,完全掩盖了原来的清澈。

你只要看一看现在的河流就会明白,越是经济发展,下游就越是难以清澈。

要明白佛法的发展,需要先了解历史上佛陀所预言的印度佛教的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的传播路线。
简单来说,正法是公元前五百年到公元元年左右,正法在公元前三世纪传播到斯里兰卡,之后传播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形成现在的南传佛教。

印度本土的像法出现在公元元年左右到公元五百年,这时候新的经典开始大规模出现,这时候的佛法经西域,由安世高、康僧会、鸠摩罗什等西域人传播到中国。到了玄奘取经的时候是公元640年,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咒语等密教的内容。

印度本土的末法在公元五百年到公元1100年左右,这时候的佛法注重供养护法神、注重持咒、注重仪式仪轨,已经发展成为密教。这时候的佛法传播到了西藏,与西藏本土的苯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

在南传看来,解脱需要靠自己修行,佛陀只是导师。同时,佛陀般涅盘后就不会再来了。
因此,极乐世界存在与否,与解脱烦恼,脱离轮回的关系不大。

觉悟之路网站上有很多资料,想要了解南传上座部佛教,可以去该网站查看资料。
南传讲究的是原则,北传讲究的是圆融,这是南北传的差别。
上座部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窜改、删改。
3、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者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因此我们就只有遵守的份。正因如此,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僧团就称为“上座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