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掉自己喜欢的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感觉

如题所述

那种感觉大概就是,我终于再也不用去想用什么话题去打扰你了,不是放弃了你,而是终于放过了自己。我们以为把喜欢的人删掉就能让自己忘记那一个人,后来才发现,就算删掉他的微信,还是没办法把那个人从心里删掉。不过迟早你会发现你喜欢的那个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好。而你也会在很久以后,遇见一个像当初你喜欢他一样喜欢你的人。我们删掉一个喜欢的人,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了,所以我们只能是删掉,因为我们知道那个人最终不是我们的。或许,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个没办法在一起的人。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也不是因为不够爱,只是因为缘分不够。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许你会发现,当初那个离开你生活的人,注定只是你人生的一个过客而已。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那个对的人。

刚开始没删除的时候,心里会挣扎吧,当你狠下心来,把喜欢的人删除后,你会感觉好像是去了什么东西,心里少了点东西,你喜欢的一个女孩,她虽然已经结婚了,我也结婚了,但是有一次,我在抖音上本来想看看她发的视频的,误点了取消关注,心里突然就很难受,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都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又点了关注,心里一阵后怕,胡思乱想了半天,我是不是太多愁善感了。每天打开支付宝,看到她给我收集能量我就非常开心,她一天不来,我的心里就有点空落落的。每天这样子就挺好,互相不破坏对方家庭。

想了很久都没有勇气,就在刚刚删了最后的微信,尽管他的手机号我都能倒背了。 删完后就哭了,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了,哭完后如释重负。真好,再也不用每天无数次的翻你朋友圈了,再也不用每天晚上失眠的时候拿起手机看是否有你的信息了,再也不用瞎猜你今天发的朋友圈是跟谁在一起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了,再也不用体会手贱给你发信息没有任何回应的感觉了……余生各自安好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感觉烦他了,不爱他了,所以才会去做删除他的决定与行动吧。。偶尔会想起他,但那只是回忆,不可能再会有爱吧。。所以删除了就不要再想着联系他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9
第一次删除了他的微信,心情不好,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睡觉前没有他的陪伴,就觉的缺点是什么?一个星期左右!他又把我加回来了。看到他加上我,我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第二次删除他!我心里有点痛。看什么都不顺眼又没地方发泄。真的很难受…(原因是我们俩都很坚强。我生气的时候删除了他两次,因为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哈哈哈)。大概两个星期吧。他又把我加回来了。我们俩是删了加删了加,。哈哈哈……现在我不删了。聊不到一块了,就谁也不说话,憋不住了再聊.
当删除之后,时刻在想他在做什么,他想没想我?他怎么样?一分钟能看几次他的朋友圈!希望他加上我,然后再加上他。我有很多话想告诉他…就像被魔鬼附身一样真是坐立难安!吃饭睡觉都在想他。
当我看到射手座时,我会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有点传统,也有点没正行。我经常这样做,一种是删除对方因为心理不高兴。我又生气又沮丧…女人是最善变和敏感的动物,这是个明智的说法。每次我删除他后,我都会特别想他。也许我没有删除他的时候,还没那么想,当我拿得不到看不到他的时候,我的思念之心是疯狂的……我就会看看朋友只能浏览的10条信息,等他添加我,而不是添加他,就会不断的打开我熟悉得不能再不熟悉的页面,想,小猪,你怎么能不添加我…!失去了一个心爱的人,你会真正了解黑夜漫长,如此难熬…说再多都是眼泪…
如果还爱着对方,就要互相加回,至少还可以成为朋友。如果成为敌人估计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再加了吧。删除自己心爱的人心里自然很难受,但最好互相理解。或许之间只是发生了一点误会又或者只是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已。如果连删除微信都成了习惯,就再无爱情可言了!既然分手了,就不要留恋。
第3个回答  2023-05-30
删掉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可以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丧失感”,它指的是我们失去了某个人、某个物、某件事情,或者说我们的心理活动失去了某个目标。这种丧失感可能会导致情感上的不适和痛苦,特别是当我们删掉自己喜欢的一个人时,可能会感到非常难过、孤独、无助,因为我们失去了与这个人的联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和他交往、沟通和分享生活。
同时,删掉自己喜欢的一个人也可能会让你感到释放和轻松。如果你一直想着这个人,删掉了他可能会让你不再被这个人所束缚和干扰,从而让你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目标。不过,这种释放感可能会很快消失,因为你可能会想念这个人和他的存在,以及你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总之,删掉自己喜欢的一个人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如果你感到非常难过或困扰,不妨考虑寻求支持、寻找心理疏导或者跟朋友家人倾诉,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难关。
第4个回答  2017-10-31
诸葛亮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12] 孙吴 孙权 字仲谋,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13]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