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

6M长预应力刚混吊车梁,配直线预应力钢绞线2束,7?15.2,用YC60千斤顶一端张拉,XM锚具锚固,计算钢绞线下料长度。
过程,谢谢。
是作业,两束,每束7根。

计算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的方法:

1、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公式: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孔道长度+2×工作锚厚度+2×张拉设备长度(千斤顶,限位环等)+2×工具锚厚度+2×100mm(富余量)

2、先张法: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台座长度+2×张拉横梁宽度+2×夹具厚度+2×100mm(富余量)

扩展资料:

后张法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及锚头处理,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张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张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一端张拉多出70CM,也就是6米7 乘以 7跟 再乘以2束。6.7*7*2=93.8米。
93.8*1.12(市场钢绞线最低的系数 千克/米)=105.056(千克)
105.056*1.04(定额损耗)=109.25824千克。
一端留70cm足够了。 7根每束至少要用1500KN 以上的,1500KN的顶勉强,最好用2000KN的!!!
活很小啊!!小心不要赔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26
千斤顶用的好像不对,YC60一般是指60KN液压穿心式千斤顶,60KN才6吨,拉一根钢绞线都嫌小,即使是60吨拉7根也不大啊。是否有误?
因为是一端张拉,下料长度还要看固定端是用何种方式锚固,是锚环夹片锚固还是轧花锚固,或者是挤压锚,下料长度是不一样的。
另外单根张拉和整束张拉的下料长度也不一样。单根张拉工作长度只需20cm,整束张拉工作长度需要比千斤顶长度长5~10cm。
比方说,两端都用XM锚具锚固,整束张拉,那么
下料长度=(固定端锚具厚度+5cm)+孔道长度+张拉端锚具厚度+[千斤顶的长度(包括工具锚、限位板)+5~10cm]
第3个回答  2009-05-30
钢绞线在里面是曲线布置的话还要增加一些长度。
第4个回答  2009-05-25
如果是无粘结米重按照1.23公斤每米就够了 如果是有粘结的话 1.108公斤每米。张拉段留下1米足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