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师表一共有多少个字?不算标点。

如题所述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正文一共有627字,标题3字,共计630字。

原文: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节选)两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释义: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赏析:

两段文字叙述了三件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事,无论对于诸葛亮本人还是对于西蜀国内抑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都是浓墨重彩的篇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举重若轻,一百多字叙述三件大事,这样词约义丰的处理,反而使读者慢下来缓下来,一点点沉浸在文字中。

诸葛亮自称“布衣”乃一介平民,生平无大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释义: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甚至说自己“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幸得先帝三顾草庐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为蜀汉奔走效劳助刘备登上大位如此显赫的功绩,他只字未提,仅用“二十有一年矣”(释义:以来二十一年了)一语匆匆带过。

白帝城刘备病逝,江东北魏虎视眈眈,诸葛亮蜀汉大任系于一肩,他只言“夙夜忧叹”。“布衣”“苟全”“卑鄙”“草庐”“驱驰”“谨慎”“恐”这些用词,极度谦逊,如诸葛亮其人,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读来让人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了。

《出师表》表达了中国人对大一统的不懈追求,《出师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讨贼兴复,就是要讨伐国贼,复兴正统。大一统的思想,博大精深!唐朝诗人元稹有诗云: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正是看到了《出师表》追求领土上的大一统,追求正统的大一统,洋溢着一股堂堂正正的天地正气!《出师表》的堂堂正气,不仅在当时感染了蜀汉政权,千百年来,也仍然富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诸葛亮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7
  1、一共是86个字。
  2、原文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简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第2个回答  2017-05-26
前出师表有754个字,后出师表有761个字。共1515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