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条件概况

如题所述

区域地层岩性

本区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上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组、土门组,第四系。除平顶山组在大武庄零星出露外,基岩皆被第四系掩盖,现据钻孔揭露情况叙述如下。

(一)上寒武统(∈3)

1.崮山组(∈3g)

底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中部为浅灰—深灰色厚层状鲕状白云质灰岩与灰色厚层状灰质白云岩互层,顶部为厚层状泥质条带灰质白云岩,厚109m。

2.长山组(∈3c)

下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细晶质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隐晶白云质灰岩夹绿灰色泥质条带,厚45m。

3.凤山组(∈3f)

为浅灰色隐晶白云质灰岩。顶部含灰白色团块及条带,夹灰质白云岩,下部夹薄层泥岩,厚38m。

(二)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

上部为隐晶灰色石灰岩,中下部为浅灰色隐晶白云质灰岩,底部为薄层状灰绿色泥岩。仅3058孔揭露,厚12.56m,与下伏寒武系凤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3t)

(1)中统本溪组(C2b)

中上部为绿灰—灰白色的铝土岩为铝质泥岩。下部为紫红色的铝土岩及铝质泥岩,富含黄铁矿晶体,具鲕状、豆状和团块结构,局部呈层状,偶见波状及变形层理。底部含薄层紫红色赤铁矿。本组厚度为2~20m,平均10m,与下伏寒武系上统凤山组或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上统太原组(C3t)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51~79m,平均64m。共含煤16层,仅下部的一6煤层为偶尔可采,其他煤层均不可采。太原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

(四)二叠系(P)

下界起于标3顶界面,根据古生物化石组合规律及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组和土门组。各组之间以及和下伏太原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其中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划分为7个煤组,其中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归于二煤组,上石盒子组自下而上划分为6个煤组(三~八煤组)。

1.下统(P1)

(1)山西组(P1sh):顶界至砂锅窑砂岩底界面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7层。其中二1、二3煤分别为全区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厚7l~83m,平均75m。

(2)下石盒子组(P1x):顶界止于老君庙砂岩(标8)底界面,厚23~45m,平均37m,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两段。砂锅窑段:为灰—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下部粗粒,底部含石英、燧石砾和泥质包体。具板状交错层理,层位稳定,为主要标志层(俗称砂锅窑砂岩,标6)。厚1.5~16.5m,平均8m。

大紫段:由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紫斑泥岩,富含铁质鲕粒及豆粒,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层位稳定,全区发育,一般厚6m,为主要标志层(俗称大紫泥岩,标7)。本段厚14~34m,平均29m。

2.上统(P2)

(1)上石盒子组(P2s):自标8底界面至平顶山砂岩底界面,厚520~580m,平均厚度545m。

(2)平顶山组(P2p):灰白色,厚—巨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硅质胶结,局部夹砾状砂岩。上部常夹砂质泥岩,底部含砾,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韵律清晰,是煤系上覆良好标志层,平均厚80m。

(3)土门组(P2t):井田仅有下段赋存。上部以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粉砂岩;中部为灰白—浅灰色中粒砂岩(俗称假平顶山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岩屑,硅泥质胶结;下部为暗色泥岩、砂质泥岩,具绿斑,夹绿灰色粉砂岩。该段厚63.30m。

(五)第四系(Q)

主要由棕黄色、灰褐色砂质粘土组成,夹砂砾及细、中砂,含姜状钙质结核。一般厚120~150m,最厚491.50m(3155孔),且由北向南、自西而东逐渐增大。

区域构造

该区位于禹州矿区东北部,大地构造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嵩箕地块东南。该区北部为荟萃山风后岭背斜,南为白沙向斜及禹州河街断层,属纬向构造带。白沙向斜走向NWW,沿走向向西于白沙、花石附近扬起。禹州河街正断层倾向北,西起花石,沿白沙向斜轴部向东过许昌市,继续向SEE方向延伸,落差1000m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