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开展了哪些领域的专题研究?

如题所述

根据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通信信息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需求,开展了10大类智能电网重点专项研究。具体包括: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特高压交/直流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设备研制,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超导储能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微电网技术框架和接入技术与分布式储能装置研究,双向互动营销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高级量测技术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究,智能电网通信信息技术研究,智能电网管理模式研究。其中,2009年安排相关技术研究课题117个,2010年安排相关技术研究课题88个。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4

第一批试点工程共9类,包括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常规电源网厂协调试点工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试点工程、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工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试点工程和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试点工程。智能电网建设第二批试点工程有哪些?第二批试点工程共12类,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大规模风电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输电线路直升机/无人机智能巡检、柔性直流输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及微电网运行控制、省级集中95598供电服务中心、智能小区/楼宇、信息平台及安全、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在试点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根据实际需要对试点项目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智能电网建设中开展了哪些领域的专题研究?根据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通信信息等各环的关键技术需求,开展了10大类智能电网重点专项研究。

具体包括: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特高压交/直流关键技术研究和关设备研制,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超导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微电网技术框架和接入技术与分布式储能装置研究,双互动营销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高级量测技术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术支持系统研究,智能电网通信信息技术研究,智能电网管理模式研究其中,2009年安排相关技术研究课题117个,2010年安排相关技术研课题88个。如何开展关键设备研制工作?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关键设备的研制进程将关键设备分为已有、在研和待研三类,并采取相应的工作策略。在研制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针对已有设备:提升设备性能,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业能力,加大**应用。针对在研设备:明确目标重点,加快研制进度,强化示范应用,形成生产能力。针对待研设备:跟踪发展趋势,加强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提升整体实力。

第2个回答  2018-01-14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智能电网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智能电网建设的前提是对智能电网的内涵进行统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表示。智能电网两项新规划明确了我国智能电网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首次系统提出包括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可作为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依据。此外,新规划还首次系统提出包括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可以直接采用、需要修订、需要制定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为我国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另外,国家电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编制智能电网企业标准,积极参与编制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开展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工作。除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也在致力于智能电网相关标准的研究,并已有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