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膛炮有什么发展过程?

如题所述

早期的枪炮基本都属于滑膛炮,因为在炮管内加铸膛线是较为困难的制作工艺,在18世纪初,随着制造工艺的改进,线膛炮开始得到发展,由于在命中率上的大幅度提高,逐渐取代滑膛炮的地位。1918年,英国研制出了81毫米迫击炮,在迫击炮的这一家族中,由于其发射时需要借自重滑向火炮膛底,触及膛底击针后点燃发射药包炮弹飞离炮口这一特性,因而始终采用滑膛炮管。除此之外的大部分火炮都采用线膛炮管。

事实上为了提高命中率,滑膛炮采用带有尾翼的炮弹也可以达到高命中的效果,迫击炮的炮弹就是如此。但是迫击炮的射击膛压和温度都比较低,其炮弹的尾翼也方便制造。而在需要较高射击膛压和温度的大口径榴弹炮上,就必须采用昂贵的材料来制造炮弹尾翼。这就大大提高了发射成本,因此,在主要用于远程火力压制的各种大口径榴弹炮一族里,始终还是采用具有较低发射成本的线膛炮管。

但是在二战后,随着坦克家族在世界军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坦克,其中坦克所装载的火炮更是得到全面研究。介于二战的大量坦克战经验,各国在研究设计新式坦克时,都认为坦克的主要作战对手,依然还是坦克。因此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本国坦克火炮威力,使其在未来的坦克会战时占有优势都成为各国坦克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在这一研究课题中,具有更高射击初速的滑膛炮开始进入设计师们的眼界。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新式滑膛炮具有发射初速高,弹道水平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赋予穿甲炮弹更高的动能,在对抗愈来愈厚的坦克装甲上具有明显超越线膛炮的优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