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设定目标

佛教讲不着相.我也知道著相是多少痛苦的一件事.
设定目标就是一种着相,起码对我来说.
我是一个特别好胜特别敏感的人(过度),如果给自己设定目标,努力以后没有达到会很失望很沮丧,甚至得强迫症.
但是如果不设定目标,那生活太随意了,懒散,没有动力.
经常有人告诉我不要过度,或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我就觉得不是那个道理,佛教是讲究竟的,没有多与少的概念.
请大家用通俗的话告诉我下谢谢



很多中国人以为基督教是洋教,但殊不知中国人的祖先是信奉上帝的,就是那《圣经》所记载的那位创造主、独一的真神。

梁博士拿出其证据是中国古代经典书籍《十三经》(包括:周易、 尚书、诗经、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左传、 公羊传、 榖梁传、 孝经、 论语、尔雅、 孟子 )里面多次提及的“上帝”、“上天”与《圣经》所描述的上帝有惊人的相似。

研究中国古文化多年的宣教士利马窦亦吃惊地发现,《圣经》中的上帝和中国古书的上帝几乎一致。“上帝”又被中国人祖先称之为“皇天上帝”、“上天”(俗称为“老天爷”),祖先认为上帝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和创造者,他又是道德根源、绝对正义的,且审判罪恶。

不仅如此古代圣人、天子对上帝非常敬虔、忠心事奉他,且定期向他朝拜。北京天坛祈年殿里面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牌位就是被帝王所拜祭,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有向上帝祭祀的传统。

梁博士特别指出,“从天坛、经典古籍中找不到烧香、偶像的名字。由此可知,中国人自古信奉上帝,且非常虔诚。”

拜祭祖先和烧香习俗的由来

中国人拜祭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那么为什么要拜祭祖先呢?这是否就是在拜偶像?对此,他解释说,中国人之所以拜祭祖先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就会回到上帝那里去,因此他们拜上帝时亦同时向祖先拜祭,目的是向祖先表达恩情及怀念之心。“因此拜祭祖先绝非拜偶像。”

中国人作祭祀时候都要烧香的,可古典书籍和天坛并没有出现“香”,这是为何?梁博士表示,烧香不属于中国正统文化,祖先向上帝祭祀并不烧香。其实它是十足的外来习俗,早在西晋末年,当胡人进驻中原时亦把印度的烧香习俗引入进来,烧香最初目的是驱鬼并非拜祭上帝。

关于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始人为东汉末年的张道陵。道教和道家完全不同,道教其实源于中国古代各地的巫术和鬼神信仰,而后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与儒、道、释、墨、五行、阴阳等诸家学说相结合创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间信仰体系。

先秦时期神仙思想对道教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战国时许多地区出现了鼓吹长生不老和不死之药的方士,这成为了道教服食丹药成仙的思想渊源。

梁博士说,“道教的兴旺说明那时的古人已失去对上帝敬虔之心,而秦始皇乃是罪魁祸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狂妄之极竟自称为皇帝“即皇天上帝的简称”,中国统治者独裁的文化从此开始,人们逐渐背离上帝。

可是人的内心终究离不开信仰,于是人们开始拜偶像,巫术和鬼神信仰兴起,道教乃是其集大成者。“因此,那些众神仙都是人创造的虚假神灵世界。”

真假关公

梁博士又指出,时下很多南方人所拜的关公纯属后人添油加醋的随意组装,和历史上的关公大相径庭。比如,一般所供奉的关公像中是他手拿长刀、身披盔甲,另一手拿书。

但稍懂古代历史的人会知晓,长刀武器从宋朝才开始制造、盔甲是源于元朝,至于那本书则是清朝制造。可见现在人们所拜的不过人所造的假关公。

中国民间佛教和释迦牟尼起初创立的佛教大相径庭

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然而现今的中国民间佛教已和释迦牟尼起初创立的佛教大相径庭,风牛马不相及。实际上释迦牟尼是圣人,伟大的思想家,他自称是人、不是神,而且他不拜神,亦不准信徒拜偶像。

可是他死后就被后人神化,他的教训亦被曲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的佛经并非都出自释迦牟尼,梁博士解释说,释迦牟尼生前并没有编录自己的教理,起初的佛经都是经信徒代代口传并非笔录,直到他死后五百年才被收集整理成册。

“经五百年口传的佛经难免会有失真和偏差,更重要的是一些信徒在口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教训,从而导致现今的佛经浩瀚入海、内容不一,甚至多处彼此矛盾。可见现今的佛经已不再是释迦牟尼的教理了。”

民间佛教另一个“创造”就是菩萨。释迦牟尼并没有提出“菩萨”,庙里供奉的菩萨像更是违背释迦牟尼教理的。笃信佛教的阿育王曾下令铲除一万八千个雕刻偶像者,因为信仰虔诚的阿育王深知拜偶像是违反佛教宗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2
应该是有目标的,佛家说的发愿,儒家说的立志,都是目标。

问题可能在于,目标的选择,要选正确的目标去努力。那个目标的达成后,不是为了自己胜利,如果是为了自己的胜利,那目标达成了也只有空虚空洞,会想找下一个目标,打不成就失望沮丧。

如果选择的目标,是为了帮助人,那目标达成,就真有幸福感,目标达不成,你已经尽力了,也非常心安理得,不会心虚,觉得心里面很踏实。

当然,我口说无凭,你不会信的,但如果你有任何真正真心帮助过人的经验,那种幸福感,只有自己才知道是什么感觉。

佛教说布施波罗密,基督教里面说:「施比受更有福」。哪一个宗教都劝人施舍,伊斯兰教也说得非常好,「如果你们公开施舍,这是很好的;如果你们能够秘密的施舍,那就更好了」。

总结,你要定目标,定一个为帮助利益别人的目标。无论成败,你的生活都会很幸福的。

关于这个,你可以参考胡小林老师的讲座,他是一个公司老板,公司年收入过亿。你可以听听他怎么定目标的。

2008年马来西亚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企业家胡小林先生主讲)(有字幕)
2008.11.25 启讲於 马来西亚吉隆坡万宜国民大学礼堂 / 编号: 52-311 / 共 2 次讲演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68&web_rel_index=1766
第2个回答  2009-05-24
1.你知道什么是不着相吗,你那是依文解义.你把佛法看的太简单了.

如果你能和经文的不着相相应说明你不是个普通人了.看看下面的就知道佛法不是那么简单就随便可以理解的.

「二由理深解微」,圣道法门,若有释迦牟尼佛加持,当然容易修证;若根机猛利,也容易修证。现在离开释迦牟尼佛遥远了,根机浅陋了,就不容易修证。同时,圣道法门所讲的教理,比如说「真如实相」等等万法之理体,深玄微妙,非常幽深,我们凡夫的心探知不到,不能开悟,这叫「理深」;「解」是领解,「解微」,几乎不能理解。比如《金刚经》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又有一句话,「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听起来「释迦牟尼佛在讲什么?好像绕口令,翻来覆去地讲?」「是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是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不是众生?又是众生?」你听起来都不能理解;又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听到后能理解到哪个程度?「无人相」,不是有人吗?「无我相」,不是有我吗?「无众生相」,不是有众生吗?所以叫「理深解微」,你很难理解。就是讲经的法师,他依据经教,可以讲出来,他也只是名词的理解,他内心里边并没有相应,如果相应了,就能破我法二执,那就证阿罗汉、证菩萨无生法忍了,所以,「理深解微」。

圣道修行法门是什么样的原则呢?叫做「解、行、证」,首先对佛法讲的大乘甚深教理能够理解,能够开悟,然后依据自己所理解的来修行,如果连理解都不理解,你怎么修行啊?所以说「悟后起修」,如果没有开悟,你在那里是盲修瞎练,你悟都没有悟,后面就谈不上了。「依解起行,依行证果」,好,你如法修行,一切烦恼渐次消融,然后,真心佛性完全显露,这才叫做得证圣果。你第一步——理解都达不到,修行就谈不上了,那证果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才说「理深解微」、「今时难证」,「难证」,难到什么程度?难到没有。

各位也都读过《心经》,《心经》里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然后说「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你们都会背了,请你们来讲解讲解,来修行修行……「色不异空」,这面墙就是色,「色不异空」当然有很深的道理,简单讲,如果有人能穿墙无碍,或许能讲一点点,因为「色不异空」,这面墙虽然是「色」,色法是物质的、障碍性质的,「空」就是没有障碍的,你能够穿过去,或许能讲一点点,「你看,我就是色不异空,跟空没有区别。」你能做到吗?能做到,那还是一般的神通,还有甚深的道理。所以,圣道门修行不是那么容易的,非常不容易。「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都会讲,什么叫「不生不灭」呢?我看个个都在生灭,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就灭了,烦恼来了,就生起来了;烦恼一去了,又灭了。「不增不减」,工资增加了,高兴坏了;工资减少了,下岗了,可怜了。我们都落在「增减」、「生灭」、「净秽」当中。

2.有目标好些,但不能定的太勉强,努力后要基本可以达的到的目标才有意义,否则有反效果
第3个回答  2009-05-21
你的人生也太辛苦了点,充满了矛盾,我觉得人生一定要有目标,法无定法,万法唯心造,都是很灵活的,你这样让佛法把你兜起来,不是佛陀的本意,生活应该随性点,目标应该有但不要过于执着结果,人生就是这样,不是每件事都会遂愿,也不能说你努力的每件事都不能成功,佛陀让我们积极的生活。

去掉你的敏感,脆弱的一面,遇到困难我们不怕失败,就像佛陀说的,是我宿做,我甘心受之,成功了也不骄傲,福报向前。多看看金刚经,可以开智慧福德。用佛的智慧让我们更好的生活。

我觉得你是很有善根的人,多多拜忏,你的症状就会减轻(强迫症),经验之谈。
第4个回答  2009-05-21
你说“如果给自己设定目标,努力以后没有达到会很失望很沮丧,甚至得强迫症”,
但是只要你做到心胸豁达,对生活豁然,把人生看的很美,我们有了自己的目标,生活就不会变的很空很虚,因为我们在为那个目标而生活着;
但是,若我们真的没有实现那个目标,这也没什么,没有实现,我们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我们磨练过了,不应该为没有实现那个目标而失望,沮丧,甚至得强迫症;
请相信一点:“最终的目标,只是一个点;而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一段很充实,很美妙的,长长的曲线--这段曲线,真的很美!”
在乎的,是这断长长的曲线,而不是那一个点!
所以,人生,应该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目标吧,不要担心结果如何,
有了一个目标,就不会孤单,不会失落,不会空虚;
没有实现她,更不要沮丧失落,仍然要感到很充实!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