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时要用冰块敷,过后又要用热水敷呢?

如题所述

冰敷是为了减小扭伤部位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液的渗出。同时可以止痛,防止组织液堆积。之后热敷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对堆积液的吸收,消肿止痛。

冰敷或热敷的时机是以身体的实际状况为主,不能只根据伤后的时间来算。一般来说,急性发炎或是刚受伤的时候要冰敷,而慢性发炎或受伤过了急性期后要热敷。

简单地说,身体酸痛部位如果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或者有明确的急性运动伤害,就应该用冰敷。当发炎或受伤部位已经不再肿胀或发红发热时,就可以热敷了。

扩展资料

冰敷主要是让身体局部温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达到降低新陈代谢、止血消肿的效果。此外,冰敷还可以减轻因为受伤所导致的肌肉痉挛,避免组织细胞的二次伤害。

热敷则是让体温升高,血管放松,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受伤部位的代谢速度,让发炎物质迅速排出,提升组织自愈力。此外,热敷也可以让身体变软,增加软组织的延展性,降低关节僵硬及肌肉痉挛的几率,达到舒缓疼痛与放松情绪的效果。

不管冰敷或是热敷,都有止痛的效果,但如果使用错误,就有可能让伤情更严重,甚至导致新的伤害。例如冰敷时间过久,组织容易因冻伤而坏死;脚扭伤后马上热敷,会让脚踝变得更痛、更肿;热敷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外伤后关节不舒服,到底先冰敷还是热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5
冷敷是为了防止受伤部位血液或组织液溢出,形成肿胀或淤青。一般在24或者48小时后采取热敷,此时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代谢,加速身体对伤处堆积液的吸收。
第2个回答  2009-05-24
因为受伤部分血液发热和凝固,就要用冰块降温驱散凝固在一起的血液,过了一定时间用热水敷可以疗伤,就象泡温泉差不多,消除疲劳和疼痛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外部撞伤或者扭伤都会引起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血,肌肉组织受刺激也会渗出组织液。即便有外部伤口,因为血液凝结的很快所以马上就会被堵塞。血液和组织液伤在受伤的地方堆积,伤处就肿起来了。
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循环,从而减少毛细血管出血,抑制炎性反应。而且在寒冷的环境下痛觉神经传导也会变慢或被阻断,起到止痛效果,所以在伤口干净的情况下应该尽快进行冰敷。
冰敷时间不能太长因为会冻伤皮肤
热敷 等毛细血管恢复完整(恢复的很快)之后开始进行热敷,热敷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作用就是加速身体对伤处堆积液的吸收。
热敷要注意温度,有少数人不适合热敷,有外部伤口的情况下不能热敷。
最后消了肿了就意味着人体对这次外伤的自我处理已经完成,好的也就差不多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