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和八带鱼有什么区别?

昨天我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想到的?

深邃的海洋,无奇不有,它们千奇百怪,各显“神通”。章鱼和人们熟悉的墨鱼一样,并不是鱼类,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章鱼与众不同的是,它有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脚,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渔民们又把章鱼称为“八爪鱼”。 提起章鱼,它可是海洋里的“一霸”。章鱼力大无比、残忍 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章鱼是一种敏感动物,它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推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包括中枢神经 和周围神经两部分,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 鼓鼓的、一动也不动,象猫头鹰似的。眼睛的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的 晶状体。此外,在眼睛的后面皮肤里有个小窝,这个不同寻常的 小窝,是专管嗅觉用的。 章鱼之所以能在大海里横行霸道,是与它有着特殊的自卫和 进攻的“法宝”分不开的。 首先,章鱼有八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每条触腕上约有 300多 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 100克,想想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是难以脱身的。有趣的是,章鱼的触腕和人的手一样, 有着高度的灵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动向。每当章鱼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二条触腕在值班,值班的触腕在不停地向着四周移动着, 高度警惕着有无“敌情”;如果外界真的有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它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同时把浓黑的墨汁喷射出来, 以掩藏自己,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准备进攻或撤退。章鱼可以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过半小时后,又能积蓄很多墨汁,章 鱼的墨汁对人不起毒害作用。 其次,章鱼有十分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使之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有人看到即使把章鱼打 伤了,它仍然有变色能力。美国科学家鲍恩把一条章鱼放在报纸上解剖,令人惊讶的是即将死去的章鱼在它身上竟然出现了黑色 字行和白色空行的黑白条纹。当时鲍恩惊呆了。有人问:章鱼怎么会有这种魔术般的变色本领呢?原来在它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许 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体,在每个色素细胞里还有几个扩张器,可以使色素细胞扩大或缩小。章鱼在恐慌、激动、 兴奋等情绪变化时,皮肤都会改变颜色。控制章鱼体色变换的指挥系统是它的眼睛和脑髓,如果某一侧眼睛和脑髓出了毛病,这 一侧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颜色了,而另一侧仍可以变色。再有就是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每当章鱼遇到敌害时,有时它的触腕被 对方牢牢地抓住了,这时候它就会自动抛掉触腕,自己往后退一步,让断触腕的蠕动来迷惑敌害,趁机赶快溜走。每当触腕断后, 伤口处的血管就会极力地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所以伤口是不会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长好,不久又长出新的触腕。 最后一点,章鱼有高超的脱身技能。由于章鱼能将水存在套膜腔中,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因此它离开了海水也照样 能活上几天。有人目睹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学者把章鱼放在篮子里,提着它上了电车,过了十来分钟,突然从电车后部发 出了尖叫声,原来章鱼竟从半寸大小的篮眼里钻了出来,爬到了一位绅士的大腿上,使他歇斯底里地怪叫起来,这是因为章鱼能 使自己那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饼状的缘故。 章鱼喜欢钻进动物的空壳里居住。每当它找到了牡蛎以后, 就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在牡蛎开口的一刹那,章鱼就赶快把石头扔进去,使牡蛎的两扇贝壳无法关上,然后章鱼把牡蛎的肉吃掉, 自己钻进壳里安家。就这一点足以说明章鱼不是愚笨之辈。其实章鱼的智能远不止于此,它还会利用触腕巧妙地移动石头,这对 于章鱼来说,石头既是它们的建筑材料,又是防御外来敌害攻击的“盾”。一旦自己无处藏身时,章鱼就会自力更生地建造住宅, 它们会把石头、贝壳和蟹甲堆砌成火山喷口似的巢窝,以便隐居其中。章鱼在出击时,常常求助于石头。有时它将一块大石头作 为挡箭牌,置于自己面前,一有风吹草动,就把石盾推向敌害来袭的一侧,同时利用漏斗向敌害喷射墨汁。当它要退却时,又会 用这石盾断后。 章鱼又是出色的“建筑家”。说来也怪,它每次建造房屋都 是在半夜三更时分进行,午夜之前,一点动静也听不到,午夜一 过,它们就好像接到了命令似地,八只触手一刻不停地搜集各种石块,有时章鱼可以运走比自己重 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 头,在有章鱼喜欢栖息的地方,常有“章鱼城”出现,这些由石头筑成的“章鱼之家”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章鱼好斗成性,它也有点软欺硬怕,碰到比自己厉害的对手,它就施展“丢卒保车”的战术,如果碰到不及自己的对手,它必 然把对方打败为止。有人目睹了这样一场有趣的场面:章鱼和龙虾的搏斗,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它喜欢栖匿于岩石的缝隙内以及 乱石堆或两端有出口的隧洞中。有一天,一条大章鱼正在虎视眈眈地游着,对面急冲冲地游过来一只大龙虾,龙虾边游边想:“ 就凭我这对大螯夹,碰到个体不大的鱼,每次都是夹到鱼断。” 这时,它已经来到了章鱼的面前,两雄相遇、先是互相怒视对方 片刻,沉不住气的龙虾,凭着自己那坚硬的甲壳和锐利的大螯夹,首先向着章鱼猛扑过去,章鱼自知这次搏斗会百分之百的胜利, 所以它不慌不忙地躲闪了过去,紧接着龙虾又是第二次、第三次朝章鱼扑杀过去,其结果都一一被章鱼灵巧地躲了过去。这时的 龙虾有些气急败坏,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聪明的章鱼开始运用第一个战术--变色。章鱼一会变红,一会变绿,一会儿发亮, 一会儿变暗,顿时把龙虾弄得眼花缭乱,这时的龙虾气上加气,便一个劲地用尾巴拍打着自己的胸部,经这么一折腾,龙虾真的 有些精疲力尽了。章鱼又使出了第二个战术--放触手,用它那长着几百个吸盘的触手,把龙虾包围的很严实。早巳火冒三丈的 龙虾,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它那肯放过,于是马上伸开钢锯般的大螯夹死死地夹住章鱼的触手,这时龙虾心想:“奇怪,平时夹 鱼那么容易,这回怎么就夹不断了呢?”尽管夹不断,龙虾也绝不放松。在这胜负难分的时刻,章鱼最后拿出第三个战术--喷 射“烟雾弹”,顿时,周围一片漆黑,呛得龙虾辨别不出方向,被麻痹的动弹不得。一场精彩的搏斗,以章鱼胜利而告终。章鱼 把龙虾拖到安静的地方,独自品尝龙虾的美味佳肴。 别看章鱼对待“敌人”凶狠残忍,对待自己的子女却百般地 抚爱,体贴入微,甚至累死也心甘情愿。 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似 的卵,从此它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宝贝,而且还经常用触手翻动抚摸它的亮晶晶的卵,并从漏斗中喷出冰挨个冲洗。 直等到小章鱼从卵壳里孵化出来,这位“慈母”还不放心,唯恐自己心爱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仍然不肯离去,以至最后 变得十分憔摔,也有的因过度劳累而死去。 章鱼凶狠残忍,诡计多端,下海的人遇到它是十分危险的, 但是人们还是有办法对付它,只要迅速切断章鱼的双眼之间稍高 处的神经,就可以摆脱险境了。章鱼的肉鲜嫩可口。渔民们就根据章鱼喜欢钻入贝壳的习惯 常常在贝壳上钻个洞,用绳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鱼钻进去安了家,再往上拉起来,这样便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捕到一些章鱼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章鱼(Octopus)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章鱼科),或称蛸(shāo)。体呈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有8条腕,故又称“八带鱼”。腕间有膜相连,长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多栖息于浅海砂砾或软泥底以及岩礁处,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壳中产卵,故可用绳穿红螺壳沉入海底,按时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较深海域泥沙中。我国常见的章鱼有:短蛸(Octopusochellatus)、长蛸(Octopusvariabilis)和真蛸(Octopusvulgaris)等。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的膜伸缩来游泳,或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 乌贼,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科。体呈袋形,背腹略扁平,侧缘绕以肉质狭鳍。头部发达,有1对大眼,结构极为复杂,与高等动物的眼近似,头顶有口,内有角质颚2个和齿舌。口的周围有腕10条,其中2条触腕与体同长,顶端扩大如半月形勺,上面生许多小吸盘;其余8条腕较短,上面生有4列吸盘,均有角质齿环。在腹面,头的下方有1个锥状肉质漏斗(又称水管),为生殖细胞、排泄物、水、墨汁的出口,也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贝壳呈扁舟状,很大,后端有针或无针,埋没在外套膜中,通称乌贼骨,中药称为“海螵蛸”,质地轻松,具有支持、保持平衡和帮助身体在水中沉浮的作用。体色苍白,皮下有色素细胞,因而出现色泽不同的各种斑点。体内墨囊发达,遇敌即放出墨汁而逃避,故又称墨鱼。每年5~6月间产卵于海藻及其他物体上。肉厚味美,供鲜食或干制。种类较多,我国南北沿海常见的为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和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后者产量较大,是我国四大海洋渔业之一。乌贼干制品称“墨鱼干”,无针乌贼干制品称“螟蜅鲞”,两者雄性生殖腺干制品称“墨鱼穗”,雌性缠卵腺的干制品称“墨鱼蛋”,都是著名食品。眼球,墨汁等又是工业原料。 章鱼可以吐墨 二这的区别其实很大的 最简单的, 章鱼有8条腕足,一样长, 而乌贼有10条.其中2个特别长 章鱼身上一点骨骼都没有,而乌贼还有一点骨头
第2个回答  2014-04-28
乌贼又叫乌贼鱼、墨鱼。其实它不是鱼,而是一种贝类,只不过它的贝壳已经退化,变成了白色的内骨骼。 乌贼的头上有一对发达的眼睛,嘴巴四周长着10条腿,其中2条特别长,末端有许多能够吸住物体的突起,叫做吸盘。有些乌贼的长脚上还长着爪子,它们既是捕捉食物的工具,也是同“敌人”搏斗的武器。乌贼行动敏捷,最快每小时能游150千米,有的还会冲出海面,滑翔几十米,有海上“活火箭”的称号。 乌贼主要吃鱼、虾,遇到敌害时,会用两大法宝来对付。第一是“放烟幕弹”,把体内墨囊里的墨汁喷出来,将周围海水染黑使“敌人”迷失方向,丧失攻击能力,而自己可以乘机逃脱。第二是变色本领,明明是黑色的乌贼,一会儿却变成了黄色,转眼间又变成了红色, 使“敌人”捉摸不透,只好停止追击。 鱿鱼也不是鱼,它和乌贼是“亲戚”,但它的肉比乌贼更鲜嫩味更美。鱿鱼与乌贼,在外貌上 有些相似,但又有明显的不同。鱿鱼身体狭长,有点像标枪的枪头,所以又叫枪乌贼。鱿鱼的长脚没有乌贼的长脚长,而且不能全部缩到身体内。我们吃乌贼的时候,必须把它的内骨骼拿掉,而鱿鱼的内骨骼已经变成像叶子一样的薄片,当然可以吃的。 章鱼是一种软体动物,头顶上有八条像飘带一样的长脚---腕,又称它为"八带鱼"。章鱼的脚再生活中极为重要,八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每条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拉力为100克,小生物一旦被吸住,根本无法逃命,章鱼脚还有分工,当它睡觉时,把自己柔软的身子藏在石头的裂缝中,留下两条触手值班,不停的像四周移动,其他条触手蜷缩起来,要动它们这些睡着了的触手,会很费劲儿才把它弄醒,也可能白费力气,但是一碰上守卫的触手,它就会立即跳起来,并施放墨汁隐蔽自己。 章鱼脚一旦被对手捉住,它会自动断掉,仍掉一两条脚,急速逃走,以保全性命。每当触腕断掉后,伤口处血管会极力收缩,伤口迅速愈合,伤口不会流血,第二天就会长好,不久又长出新触腕。章鱼有十分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的皮肤颜色,使之和周围协调一致。章鱼在害怕时体色呈白色,愤怒时变为红褐色,有时还变为棕色或全身出现斑点,平时是褐紫色。。章鱼好斗成性,欺软怕硬,碰到高手它就施展丢卒保车战术,碰到弱者使出绝招击败对手。每当遇到对手时,聪明的章鱼便开始运用第一个战术---变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忽亮忽暗,把敌手弄个眼花缭乱,筋疲力尽;再使用第二个战术-放触手,把敌人包围起来,接着喷射烟雾弹麻痹对手,使其晕头转向,被麻痹的动弹不得,然后把它置入口中,独自享用这美味的战利品。 章鱼爱憎分明,虽说凶狠,对待子女却关怀备至,心甘情愿累死。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串似的卵,从此寸步不离,不时用手翻动亮晶晶的卵,并从漏斗中喷水挨个冲洗,直到小章鱼出世为止,仍不肯离去,累的憔悴不堪,也有的因过度辛劳而死去。 章鱼凶狠残忍,诡计多端,下海的人遇到它也不无危险,对付它的办法只有迅速的切断其双眼间稍高处的神经,使其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3个回答  2014-04-28
章鱼:软体动物,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生活在海底,捕食鱼类和甲壳类,也攻击其它较大的动物。通称八带鱼。 八爪鱼:即八带鱼,章鱼。
第4个回答  2014-04-28
章鱼也叫八带鱼或蛸。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种动物。它的体形有大有小,小的体长只有几十厘米,最大的体长可达60多米,体重可达7吨。章鱼突出的特点是生有8条很长的脚,这种脚在动物学上叫做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