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三七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按照传统,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刚死的时候是做七——就是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之后就是百日,周年,三年,十年……渐渐的拉长距离,再大的哀伤也该渐渐的淡了。

这些之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说死了的人会在这一天回家,最后看看他的家人,然后去投胎,或是去阴司居住。为什么选死了后的第三十五天呢,乡下有这样的说法:一开始魂灵浑浑噩噩的,没有离开身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等过了一个月,他想起来却发现身体里的骨头都松开了,再也起不来的时候,终于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真的死了,于是那个魂灵长叹一声,爬出坟墓,来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想知道人死后这些日子都干什么了。

人死后一七灵魂到处走,二七才会回到家乡,三七下河洗手发现自已身上的肉在烂,四七就去见阎那里报到登记生死簿,五七阴司将自已送上刑场,也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让你吃尽所有刑具的苦头,那么六七就由判官定你的罪,到了七七就按照阴间判官,定刑该送地狱的送地狱,送天堂的送天堂。阴间只有天堂和地狱两种罪,所以人生在活着的时候要尽孝道多做善事。

「头七」由儿子办理,「二七」为小七,「三七」系出嫁女儿负责,「四七」也是小七,「五七」为出嫁孙女祭祀,「六七」也是小七,「七七」又称「满七」或「圆七」由儿子办理有始有终,功德圆满。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活着的人过几天就去祭奠一下,毕竟死去的刚刚离开人世很孤单,如果没有这些讲究就不会隔几天就去祭奠了,总得慢慢的让死者适应一下,就是这样的道理。也是一种寄托感情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2
人死后三七是一种丧葬习俗,其规则是死者从去世之日起,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献上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北方曲艺的一种,有吹腔、山东二黄、江淮官话等。丧礼在死者死后由孝子主持,在河北一带,有“点主”仪式。
华南地区有做七的习俗,每逢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民间百姓都要举行祭奠活动,以示对死者的怀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