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这本书怎么样?

如题所述

要学思维导图,东尼博赞的书当然最好不过了,思维导图就是东尼博赞发明的,要学思维导图一定要看他的书,东尼博赞是世界大脑先生,思维导图是他的发明,他还有一整套配套书籍,启动大脑、思维导图、超级记忆、快速阅读等还有用思维导图学习语言、提高能力、锻炼人际等一整套书,你查下东尼博赞就知道了。要学思维导图,他的书必看,而且最能突出思维导图的精髓。怎么说呢,很多国人对思维导图的理解有错位,所以,要看还是看原作者。思维导图能帮助你发散思维,更好更快地阅读一本书,也能帮助你记忆,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读书笔记和思考技能,

追问

中学生 看有用吗

追答

有用啊,记各门科目的笔记,复习考试,尤其是问答论述题

但凡跨章节的内容都可以,还有单元笔记,做概括,还有记忆,一张纸总比好多张纸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5
我是跟着这个老师学习的,收获很多,她的共众号是“萍说思维导图”,mindmaplover2,你也可以关注一下,很厉害。很感谢这个老师带我入门,就好像是武功的招式一样,刚开始学真的很重要,也因此慢慢领会到思维导图改变思维的神奇之处。另外,还有心法,我在跟老师学习前,自己也看了很多思维导图方面的书,发现也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述思维导图的好处和蜻蜓点水地讲解绘制思维导图,看完很兴奋,一开始画图,就只能画出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了,二级都画不下去。后来,跟着老师学习才发现思维导图有很多神奇的心法,就像练习武功的内功修炼一样。经过2个月的学习,现在我可以无限制地想到很多新奇又有用的点子。不仅如此,原来混乱的思维,一下子变得清晰了很多,是越来越清晰,表达也越来越有条理了。当然老师说的心法不只是这些,我还在继续修炼之中,还会不断地应用的。最让我窃喜的是,我现在已经可以把思维导图用在各个方面啦,备考、策划活动、演讲、会议记录、恋爱各个方面啦!
第2个回答  2017-07-15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创始人东尼·博赞,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研究团队把概念图、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
东尼·博赞: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2.5亿人使用。
第3个回答  2017-08-23
博赞的《思维导图》这本书被称为大脑的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是通过图解(图文并茂)的形式体现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是将大脑的内部过程进行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强大而有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6-17
比较不错。
详细介绍了1.人的物理基础2.思维导图的具体做法3.基本应用4.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的高级应用5.对于未来

引导比较详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