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否拥有灵魂?

如题所述

人工智能系统是否表现的像拥有灵魂一样取决于旁观者。对于我们当中的宗教人士来说,一种高度先进的算法中似乎就存在一种灵魂。那些人或许会把它们视作有灵魂的,因为他们会考虑人工智能系统的智力、情绪表现和行为,而且甚至有可能把对于神的信仰视作一种内部存在灵魂的迹象。
因此,拥有某种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有可能同时被视作一种实体或者一种研究工具,这取决于你的询问对象。关于什么赋予机器意识的争论最终都归结于我们所编写的算法上。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Nancy Fulda称:“我对于培养原始实体的兴趣超过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独特行为模式的出现也吸引我参与到计算机科学研究中来,这也是我仍然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的原因。
Fulda主要训练人工智能算法了解前后语言之间的关联,而且正致力于建造一种机器人心灵理论,从人类角度来说指的是让我们在自己的思维中把其他人视作人类的一种理论。Fulda正在探索的是适用于机器人的心灵理论。Fulda补充道:“至于计算机是否能够拥有一种神明创造的灵魂,我不敢进行猜测。”
现在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源自于语义学角度,我们非常难以定义拥有意识或者感知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拥有一种灵魂或者灵魂功能意味着什么?第二个问题源自于技术方面,与创造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技术相比,即使是我们最先进的工程师仍然像“挤在洞穴中钻木取火”的原始人一样。
此前,生物学家兼工程师Christof Koch与认知科学家David Chalmers产生了争论,他们争论的话题就是拥有意识的含义是什么。Chalmers争辩称,比我们现在更先进的机器人能够拥有意识,但是Koch并不赞同,他认为按照目前的神经系统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说不可能。
巴尔杜比采大学的一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Ond ej Beran称:“人们通常会将灵魂与心灵或者产生复杂行为模式的能力混为一谈。灵魂在我们文化中的角色是错综复杂的,以我们的观点来看,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人工智能科学或者工程学的突破,而且一种概念的变化。”
Beran以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举例。通常艺术作品的出现只是为了娱乐。但是当我们把一种算法创造的东西称作艺术时,我们通常不会考虑这种算法仅仅是产生一副图像还是一首旋律,或者创造出了不仅对观众而且对它自己也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也并不完全清楚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有意义的事情究竟有什么含义。
那么当机器能够内部思考而不再借助于输入和输出时,它就会获得感知吗?或者说它是否真的需要内部的某种东西才能让我们把它们认定为有意识?这些问题的答案再一次因为我们选择解答问题的方式和定义的不同而变得不那么清晰。
捷克科学院的一位哲学家Vladimir Havl�k试图从进化角度为人工智能进行定义:“我认为灵魂并非是类似于物质的某种东西。我们能够说那是一种非常清晰的东西,而且是在时间长河中永久存在的东西,同时也能够代表人类。”
Havl�k提出,不要担心灵魂在神学方面的解答,我们能够将灵魂定义为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在特性。从那一角度来说,他并不理解为何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无法形成一种性格,因为这取决于算法本身。以Havl�k的角度来看,性格来源于意识,因此形成性格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以非常先进的技术为基础,这些技术能够让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过去与未来的对比做出决定或者反思决定,这与人类的行为非常相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