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如题所述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位于水位较高的区域,通常需实施坑内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空间的干燥。采用坑外降水方法可能导致周边地下水位普遍下降;而如果坑内降水未能通过围护结构有效止水,或止水功能出现问题,同样会引起坑外地下水位的降低。基坑挖掘的深度越深,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影响范围也越广。不恰当的基坑降水技术可能会对邻近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基坑坍塌和地面沉降等事故,相关工程案例众多(蒋建平,2004)。
当坑内降水方案中的止水帷幕有效时,坑外地下水位不会显著下降,环境影响较小,通常不会对相邻建筑物构成威胁。基坑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中,多数与地下水控制有关,而基坑降水经常导致的三种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1. 地面沉降:基坑降水导致周围地面下沉,可能损坏邻近建筑物。抽吸土层中的潜水或承压水会引起软土层固结下沉。深基坑降水还可能带出大量土粒,使软土层固结并下降,加上基坑挖土作业,会在基坑周围一定区域内引发不同程度的环境变化。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建筑物位移、沉降甚至破坏,尤其是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和停车场)的沉降、水平位移和倾斜,道路及各种地下管线的开裂和错位,以及边坡不稳定等。
2. 建筑物基础差异沉降:基坑降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土体失水固结下沉,桩侧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负摩阻力,从而给桩施加向下拉力。水力坡降一侧的基础桩摩阻力大幅减少,导致该侧基础桩较另一侧产生更多沉降,使建筑物向该侧倾斜。
3. 挡土结构失稳及管涌、流砂:在高水位地区,由于土质软弱、水压力高、桩墙入土深度不足、被动区土质未加固等原因,基坑降水过程中底部土体易发生管涌、流砂或大面积隆起,同时挡土结构可能失稳。挡土结构事故可能是由于未设置止水帷幕,或止水帷幕存在蚀损。在坑内降水开挖后,地下水可能携带淤泥质土、松散砂土和黏土细粒土从挡土结构背部流入基坑内,造成坑周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围建筑物沉降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严重事故。另一种情况是,挡土结构或止水帷幕的蚀损(如空洞、蜂窝、开裂等)导致漏水,携带粉细砂流出(潜蚀及管涌),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与上述情况同样严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