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水绵该怎么预防?如何才能不长水绵?

如题所述

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氮磷钾肥配比,避免磷肥过量使用。磷肥做基肥的话,要深施或整层施,不得表层施。水绵生长在稻田水面,阻碍水稻生长温度,降低稻田水温和地温。水绵附着在水稻植株上造成植株表面潮湿,阻碍了水稻植株的呼吸和通透性,容易造成水稻秧苗腐烂和叶鞘腐烂。水绵的危害使气体交换不好,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引起根部发黑、腐烂等生理疾病,严重影响水稻的分蘖和生长,争夺肥料利用率。导致水绵发生的条件有:长期积水的低洼静水田、排水不畅、水质恶化的水田。大量施用磷肥形成富水稻田。种植者在插秧前对水田进行灌溉,水田中的除草剂多采用药土的方法施用,因此施用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水层才能发挥药效,有利于水绵的发生。

特别是寒地水稻种植区的高温季节为5-8月,气象条件也有利于水绵的发生。在水绵的全盛时期,草木灰被用来播撒水绵的斑块,以增强土壤的碱性,使水绵失去酸性环境。撒草木灰后,要求保持水层3 ~ 5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绵的发生。根内气体交换不畅导致硫化氢和沼气产生,使根变黑腐烂,影响水稻分蘖,降低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生长发育,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绵附着在水稻植株上造成植株表面潮湿,阻碍了水稻植株的呼吸和通透性,容易造成水稻秧苗腐烂和叶鞘腐烂。

水绵的危害使气体交换不好,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引起根部发黑、腐烂等生理疾病,严重影响水稻的分蘖和生长,争夺肥料利用率。在水稻老水田中,磷肥施入过浅、温度低、田间水不流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水绵。稻田覆盖水绵的危害体现在遮荫过紧,降低水温,同时与水稻争肥争荣,使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同时影响毒土法施用除草剂的扩散,容易造成药效下降或药害。稻田使用的肥料,如有机肥,必须充分分解后才能使用,必须注意均匀撒施;磷肥做基肥的话,要深施或整层施,不得表层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5
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氮磷钾肥配比,避免过量使用磷肥。磷肥做基肥的话,要深施或者整层施,不要表层施。水绵生长在稻田水面,阻碍水稻生长温度,降低稻田水温和地温。水绵附着在水稻植株上导致表面潮湿,阻碍了水稻植株的呼吸和通透性,容易导致水稻幼苗和叶鞘腐烂。水绵的危害使气体交换不好,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引起根系发黑腐烂等生理性疾病,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生长,争夺肥料利用率。导致水绵发生的条件包括长期积水的低洼安静稻田、排水不畅和水质恶化的稻田。大量施用磷肥形成肥沃的稻田。种植者在插秧前灌溉稻田,稻田除草剂多采用药土的方法施用,施用后需保持一段时间的水层才能发挥药效,有利于水绵的发生。
第2个回答  2021-04-04
1、科学施肥,氮,磷,钾要合理配方,磷肥必须要深施,不要超大用量。
2、合理灌溉,现在应该采用浅,湿灌溉方法。
3、化学防治:三苯基氢氧化锡等铜类杀菌剂,面积大的最好人工先打捞一下,或进入走几趟,使水绵丝状体断裂出现伤口,易接触药液,使水绵快速中毒死亡。
第3个回答  2021-04-04
1、科学施肥。水稻田使用的肥料,如系有机肥料则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并注意一定要撒施均匀;如用磷肥作基肥,则要深施或全层施,切不可于表层施用。2、管好水浆。水稻秧苗栽插后,要坚持浅水勤灌,如果田间蓄水的时间较长就需换水,防止水绵的发生。3、晒田除绵。选择高温晴天将生有水绵的田块中积水放掉,晾晒3-4天,水绵即可枯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