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是冬至?

如题所述

北京时间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它是天文意义上冬天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3
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同样,也是因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天气一般更冷。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等到“九九”时,天气转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又叫“九九艳阳天”。
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来看,冬至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气,所以也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
它因何被称为“冬节”?
历来,冬至都是一个受到人们重视的节气,又称为“冬节”“贺冬”。

资料图:12月22日,农历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中新社记者沙见龙摄
据记载,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也就是说,周代的正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那时,周代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所以说,拜岁和贺冬没什么分别。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用夏历,将正月和冬至分开。《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表示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此时。
魏晋时期,冬至又叫“亚岁”。这一天,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如此描述冬至:“……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皇帝都要举行祭天大典,叫做“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民间也会喜气洋洋地欢度这个节日。
吃饺子、喝羊肉汤……冬至习俗有哪些?
作为一个延续许久的节日,冬至自然会有许多有趣的习俗。

资料图:12月21日是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当日,记者走访重庆多家羊肉馆看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