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不满或仕途不顺,古代官员为什么动不动就辞官?

如题所述

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绝大部分是不用发愁日常生活所需的,原因很简单,在古代,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都不缺钱,像明朝海瑞那样的官实在是稀罕物,所以海瑞才那么出名。

宋代以前,能当官的基本上都是贵族和名门世家,或者是有一定身家的地方豪强,这样有家族支撑的官员是不缺钱的,在任或辞任,只要不是因犯罪被抄家或发配,他们是绝对不用担心没钱过日子的。

从宋代开始,当官的变成了勋贵和士大夫,勋贵不用说,他们的官位和爵位是世袭制,当官与否都不会缺钱,士大夫就分两种,一种是本身家世不错的,是官二代或富二代,家族有资产供养。

另一种是寒门出身的士大夫,可寒门是指他们没有成为士大夫之前,当他们科考高中,加入到士大夫阶层后,钱财就源源不绝的随之而来了。

宋朝的科举进士在高中后,首先是马上会被权贵家族选做女婿,比如民间传说中的陈世美,权贵家族大把的嫁妆砸下去,直接砸晕你,就问你从不从?

当官后,宋朝的官员待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干上个几年,养老的钱就有了,即使辞官,也不会缺养老钱。

而且,宋朝既不抑制土地兼并,还鼓励经商,稍微有点头脑的官员都不会缺钱,明朝能出现海瑞,宋朝绝对不会出现,包青天和海青天一样有名,可包青天仅仅凭借俸禄就已经是标准的大富翁。

明朝的官员在俸禄上不如宋朝,但明朝的士大夫和士绅名下的土地是能免税的,当他们做官后,哪怕仅仅只是个举人,朝廷就要分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土地,还可以收受乡里乡亲的土地投献,就有抽成可拿,闭着眼睛就把钱挣了。

另外,明朝的商业基本上是官员和士绅们在把持,明朝的商业税收低的可怜,即便如此,他们也用不与民争利的名头,拒绝朝廷以官办的名义进入到商业运营中来,全体官员和士绅们集体垄断了大部分的商业经营,有这个保障,明朝的官员基本上也不会缺钱。

到清朝时,就更不用担心官员缺养老钱了,满族官员在所属的每个旗,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可拿,不当官也有,后来荒废掉的八旗子弟就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汉族士绅更是继承了明代士绅的土地特权。

而且,清朝从雍正时期开始就给官员发放养廉银,到乾隆朝更是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可以用钱抵罪,简直就是公开鼓励官员们贪污。

所以,

《儒林外史》

中有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的说法,何况,清朝还允许买官,能买得起官,该官员的家族里又怎么会缺钱?比如,电视剧里描述成叫花子出身的雍正朝名臣李卫,历史上的他,出道时的官职,其实就是买来的,李卫是个富二代。

再比如电视剧

《宰相刘罗锅》

里面描述的,刘罗锅辞官时,仅仅骑着一匹小毛驴,随身只有一个随从,回乡后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的情况,这是影视剧的虚构,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不是事实,人家刘罗锅家族世代官宦不说,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怎么可能让当过宰相的刘罗锅如此落魄的回乡?

因此,古代的官员们,不管是五代以前的贵族式官员集体,还是宋朝及其之后的士大夫集体,只要当了官,进入到该阶层之中,就有了各种福利,不管俸禄的高低,都绝对不会缺钱。

辞官回乡,不过为了躲避某些风波,或者是换个地方继续过好日子而已,何况,很多人辞官还能为自己挣来名望,有了名望还怕没有钱?随便收几个富豪家庭的学生,就有大把的束脩送到手,束脩没准比俸禄更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因官场不满或仕途不顺而辞官的,清官就不提了,辞官者一般都处于高位!虽然古代官员辞官后就没有俸禄,但实际上辞官者根本不靠俸禄吃饭,他们大多数的收入,都是“灰色收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而且,以退为进也是官场常用的手法之一,其利益集团多会运作这些辞官者东山再起的。
第2个回答  2020-11-21
这是一种姿态,让朝廷主动挽留可以抬高身价,而且在古代官员是社会精英,即使辞官了,也不怕没有生活来源。
第3个回答  2022-03-02
因为薪水低而辞职,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古人也会辞职,但却不是因为俸禄低。大体来说,他们辞职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回避权力斗争。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
他在辅助越王勾践兴邦复国之后,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为自己招来灾祸,便辞官退休携西施遁入五湖。
第二个,当官当腻了。《世说新语·识鉴》有记载:晋朝有一位大司马张翰,一日,秋风乍起,他触景生情思念家乡吴地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回到府上自言自语地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为了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时,他向天子递了一份辞职申请,回家去了。
第三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如体弱多病,难当重任;抑或父母仙逝,按惯例要回家守孝三年。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有些人是守孝三年后继续回去当官,这也是大多数朝代的制度所允许的。如宋朝的苏洵父子,清朝的刘墉、纪晓岚,仕途中都曾有守孝三年后继续当官的经历。但也有很多人是从此金盆洗手,自得其乐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如果不主动辞职的话,很有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针对或者陷害,所以趁早辞职避免受到针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