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年人沟通的话术

如题所述

有效沟通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真情投入,真诚相待是基本。只有敞开心扉、消除偏见,才能表达充分,接受全面。
②其次,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恰当融合。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和性。比如:悦耳的高音、明快的颜色会让人感到愉快,很自然的呈现出欢快的表情;低音、暗淡的颜色会令人产生压抑感,不自觉地呈现出悲伤的表情。
③总之,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自然的我”,把真诚、善意和希望通过恰当得体的方式传递给对方,赢得其好感及信任,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沟通的要点
扮演好发送者,启发式提问,简明清晰,言行一致的表达

①先开好头,礼貌打招呼。初次见面需简单自我介绍。明确要说什么。若想了解对方感觉及需要,应选择开放式提问,抓住关键词。如“你感觉怎样?”“你感觉那不舒服”“你觉得怎样做会好一些”,如此就可以给对方自由发言的机会,拓宽交谈范围。

②要清晰地说,语速相对慢些,语调适中。若对方听力下降,稍大声些,或靠近耳边说。

③要言行一直,自己的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它总是在不由自主的配合着情感及思绪表达,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都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心不在焉,一心两用或全神贯注一看便知。

扮演好接收者,细心观察,耐心倾听

①活力强弱:若对方低头垂肩弓背,动作迟缓拖拉,说话有气无力,则提示活力较弱。反之,若仰头挺胸,动作轻快,声音洪亮,则显示精力充沛,更易于沟通。

②感情起伏:肢体语言可淋漓尽致地展示人类感情,基本表情有六种:高兴、悲伤、恐惧、惊讶、愤怒和厌恶,比如:

高兴时,情绪积极向上,能量呈向四周发散型,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表现为面色红润,眉眼及嘴角上抬,身体轻松,仰头,四肢伸向四周,手舞足蹈。

悲伤时,情绪消沉低下,能量呈低缓迷乱型,新陈代谢低,表现为面色青白,眉眼及嘴角下拉,身体沉重,低头,四肢无力下垂,或者身体卷缩,此时,身心功能处于低水平,说话有气无力,冷漠无欲。

生气时,情绪高昂激愤,能量呈向心集中型,新陈代谢快速增加,表现为面色张红,面部线条向心集中,双眉紧锁、双眼圆睁、咬牙切齿。身心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具有破坏攻击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1.心态: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5.了解情况:要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可以事先打听或在日后的相互接触中进一步慢慢了解;
6.话题选择:要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如家乡、亲人、年青时的事、电视节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欢的话题,也可以先多说一下自己,让老人信任你后再展开别的话题;
7.真诚的赞赏: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象小朋友一样,喜欢表扬、夸奖,所以,你要真诚、慷慨地多赞美他,他就高兴,那谈话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
8.应变能力:万一有事谈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绪有变时,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稳定情绪,然后尽快扯开话题;
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较唠叨,一点点事可以说很久,你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老人的话…
四、与老人沟通技巧
1.注意运用非语言的沟通 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所说的言语不一致时,老人对言行不一可能就会有意见,他们未必会说出这种想法,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他们就会逐渐对对方失去信任。最好尽快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和讨论。作为调解人员 (1)调解人把双方想传达给对方的意思明了地指出来,让双方都能够直接地、准确无误地了解和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一般,老人并不会真的想计较这些事情,他们想和解的动机很强。这时,只要调解人能够发挥他转达意图的作用,就能直接帮助双方改善关系了。(2)调解人要学会把建设性的沟通准则和方法交给发生矛盾的双方。这就需要事先应该主动分析一下和老人之间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同时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如果预计到这种办法通过自己去直接和老人沟通不能发生作用时,就可以通过调解人来间接地运用这些办法,或者通过调解人把这些方法转达给老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这样你就能在与老人交往时很好地做到良性沟通了。
2.只强调重要的东西  有些老人每一件事自己都要过问、干预,每一件事自己都喜欢管一管。对别人不接受的态度,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放到对方身上并看作是对方的缺点,于是就处处挑人毛病,不断地指责别人。与老人沟通时,则需多一些耐心和理解,挑出主要的事情做出反应,次要的细节需要纠正时,只需一笔带过,这样才能达到愉快而又圆满的沟通。
3.表达你的善意 尊重老人的价值,多给老人鼓励,使老人对生活满怀勇气和信心。并不是要劝人遇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思考,而在于向对方表达出包括好的言语和行动在内的真实情感。对老人的言行多给予肯定,对他们的要求或意见表示认可和支持,对他们偶尔犯的一些错误也多表示同情和理解,帮助他们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不要使用批评的语气 如果你指责或批评老人,老人的心里会很难过,他会觉得你不公平、不讲道理,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无法客观看待问题的人。如果你的批评和指责歪曲事实,那么老人不但不承认,而且会有一种逆反心理促使他朝着你所歪曲的那种情况去做,结果反而使事情越来越糟糕。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需要以合理、实际、真诚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老人,通过第三者的角度真正的去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5.化解老人之间的矛盾 那些无法和睦相处的老人,他们会常常彼此争吵,大都会这样回答你:“因为我们看法不同”。其实,要想解决问题,有许多比吵架要好得多的方法,因此在与老人沟通的时候,最好让他明确地把问题提出来,让他说说在这件事中,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分析对方错在哪里,站在对方的立场,又会怎么做,这样既可以解除误会,同时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对方,有助于彼此互相接纳,求同存异。很多情况下,双方之间存在的最大障碍是:一方总是不愿意去了解另一方对自己反感和产生敌意的真实理由,而这些理由是一定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经过讨论才能弄明白的。只要这些障碍克服了,彼此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改善,气氛也会发生很大的改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5
和老人沟通语言技巧:扮演好发送者
  启发式提问,简明清晰,言行一致的表达:

  ①先开好头,礼貌打招呼。初次见面需简单自我介绍。明确要说什么。若想了解对方感觉及需要,应选择开放式提问,抓住关键词。如“你感觉怎样?”“你感觉那不舒服”“你觉得怎样做会好一些”,如此就可以给对方自由发言的机会,拓宽交谈范围。

  ②要清晰地说,语速相对慢些,语调适中。若对方听力下降,稍大声些,或靠近耳边说。

  ③要言行一直,自己的身体是不会撒谎的,它总是在不由自主的配合着情感及思绪表达,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都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心不在焉,一心两用或全神贯注一看便知。平时不防稍加留意一下自己说话时的肢体表现,就会发现奥妙所在。在老年人面前,你会被看透!人越是处于弱势时,就会越敏感。交谈时应近距离,弯下腰或坐下来,面对面,目光相对交谈,视线不要游走不定,左顾右盼。这样老年人才会觉得平等、被重视。

  此外,针对有心理障碍或自闭倾向的老年人,要了解其“心结”,花更多时间,用加倍的耐心、爱心去体贴、融化老年人的心,直到开口说话。

  对有语言障碍的老年人,必要时想方设法共同商定替代手段,如利用手势、文字或图画、符号等替代常用言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5
如果你的年龄比他们小很多,那么首先态度上要诚恳,最重要的是聆听和投其所好. 要让他感觉到你很尊重他才能进一步展开沟通。

要多了解一些沟通对象所处的那个年代的热门话题,要让他感觉到和你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

要学会倾听,当他们向你倾诉的时候要耐心、安静的倾听,最好能不适时宜的给予点评,发表在自己的看法

要表现出对他所说的话题感兴趣的诚恳态度,不能嫌弃其陈年旧事或者啰嗦等

要适当的关心下他们的身体健康,说一些关心类的话语,同样的态度要诚恳,不能做作。

投其所好,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比如有些老人喜欢下象棋等),然后展开延伸沟通。

我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么多了,你可以结合要沟通的对象,自己摸索下从哪里下手比较好。老年人有时候是要哄的,自然得有点耐心。但不能表现的言语轻浮等太不成熟的样子,不然沟通很难进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