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岗位成就感

如题所述

一、满足教师基本的需求。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物质利益不是教师的最大追求,要讲奉献也要先求生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实施绩效工资后,老师的工资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生活状况也得以改善,但教师是人不是神,作为人的教师也有生理需要,也同样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同样面对生老病养,占有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教师维持自身的存在,并不断提升自己生命质量所必须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理解和体谅老师们的苦衷,真诚的关心他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福利,热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老师无后顾之忧,教师就会从精神上得到慰藉,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意义,有价值,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认同,将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价值,促使他积极地把自己对教育的想法付诸实践,从而更加积极的工作。
要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除必要的专业发展外,更重要的还是职业道德的修养,因为“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长期以来,我们十分注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了许多师德典范,着力建设一支有献身教育的职业想、有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有诲人不倦的职业操守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教师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等,表面上看是教师师德问题,实际上再往下深究,其实质却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有时候往往是师德问题掩盖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师德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教师心理健康这个层面上把问题解决了,师德问题就只剩下来自个别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了。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进行师德培训,不光只落实在教师职业道德的灌输上,还得从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上下手,从关心教师心理开始,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呵护每个学生。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有效的师德修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从而提长职业的认同。
三、让教师获得教育工作的自尊。
教师评价制度的优劣,不仅仅是看能不能区别教师的工作成绩的好坏,还要看能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师团体的健康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通过考核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是否有利于教师通过评价获得最起码的自尊。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人类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所引发的动机是主导性动机,具有很强的激励力量,因而它对人的行为激励作用也是巨大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把教师当作主人看待,尊重、理解教师,关心、善待每一位教师,是激励和发挥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者管理工作成败之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为人师表”的社会期望和教师强烈的自尊心,促使教师必须自觉地严以律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更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具有要求被理解和尊重的强烈渴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