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有很多“奇葩”是建筑,其中无梁殿为什么无梁?

如题所述

原因:

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公园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

无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1931年(民国20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无梁殿已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扩展资料

碑文

灵谷寺无梁殿内正北面砌有三个拱形法圈,分别内嵌一块黑框石碑。正中的石碑上原刻张静江题写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西侧石碑上原刻蒋介石书写的北伐誓师词,东侧石碑上原刻陈果夫书写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

1949年之后,这三块石碑上的碑文题刻都被磨平,1981年整修时分别被改刻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中华民国国歌》和《国父遗嘱》。殿内四壁嵌有110块编号的太湖青石碑,上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共33224人。

其中,第1至第61碑,刻1926年至1930年间阵亡的北伐将士名录;第62至第67碑,刻1932年1月至4月间在淞沪战场抗日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录;第68至第110碑,刻1931年9月至1933年5月间在华北抗日阵亡的将士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梁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原因:

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公园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

无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1931年(民国20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无梁殿现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扩展资料:

无梁殿的历史沿革:

公元1381年,位于南京紫金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宏伟的砖石建筑——无梁殿。600多年过去了,无梁殿几经战火,历经沧桑,但凭借它一身坚固的石砖结构,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无梁殿殿内现为阵亡将士公墓祭堂。

灵谷寺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殿中供奉无量寿佛,因此被称为无量殿,又因为整座建筑全部用砖垒砌、没有木梁、木柱,故又谐称无梁殿。

据记载,无梁殿在正统年间曾祀立三大佛,两边立有二十四诸天像,并被用于藏经该殿在清朝嘉庆和道光年间曾多次修葺,咸丰年间,灵谷寺一带是清军江南大营,寺内建筑大多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仅这座砖结构的无梁殿幸存。

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上兴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1933年公墓建成。

1931年,无梁殿经过彻底修葺被改为公墓祭堂,名“正气堂”。无梁殿南面设有公墓的大门和牌坊,北面依次设墓园、纪念馆(现为松风阁)和纪念塔(现为灵谷塔)。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人民政府对无梁殿又一次进行了整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梁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2
无梁殿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梁的“无量殿”,佛教中供奉无量天尊,后来被论传为“无梁殿”,其实很多时候殿门上方悬的还是“无量殿”而非无梁殿。另一种是使用砖石结构的“无梁”建筑,其实就是所谓的拱券结构。这种结构情况下是不用木头或钉子。只不过现在这种结构多用于墓室、桥梁等结构中。而“无梁殿”的说法是以讹传讹——所有的拱券结构都称为“无梁殿”吗?我们之能称其为无梁,殿么~~那只是皇帝或佛教使用的术语。
1)墓室属阴,而砖取源于地下,木取源于地上,所以墓室使用的都是拱券结构。更有甚者说砖券的无梁结构是给死人用的,活人的居室是要用到木等“阳”性的建筑材料。
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扯蛋——从丧葬习惯上来看,棺才是中心,而墓室结构并不是一定会出现的,不少人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直接人棺外封土的情况并不是不存在——很多时候受制于某一时期的贫困等原因,这种形式经常出现!只是现代多数时间里都有墓室结构而已。拱券结构并不是墓室结构或阴人的标识。
2)桥梁等都要求结实耐用,所以古代人并不是为了节省材料,而是功用方面的考虑使用拱券结构。在古代可能有木桥——但这些木桥不可能留到现代。而且,功能用来说,石桥也未必全是无梁结构——石梁的桥也存在有不少。但古人的智慧还是不可估量的——拱券结构要比石梁更耐用,尤其在跨度较大的时候。所以如果对桥梁分类,小桥多是梁桥,而大桥多是拱桥,或者受制于石条的开采与运输等限制,某些地方小桥仍然是拱桥。
3)地上或地下窖室也使用拱券结构。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舍不得木材的使用,除了结实耐用等一些方面考虑的原因,还有就是通风与温度控制与存储农产品的呼吸等各方面的情况。窖室一般要求最严格是温度恒定,而砖石特性可以很好的保持这种特征,如果使用木质材料,要么是无法保证恒温,要么是上面封些木之类的无法保证承载能力。同时木质容易被腐蚀,还有安全方面需要考虑。
4)有梁房屋。其实有时有梁房屋在建造时还是比较容易一些,比如大跃进时候不少山里就集体建设石屋,当然门是拱形使用券方式,是为了美观,但顶上使用的是石梁(条形石)。这种情况,很多人都称其为无梁,绝对是一个错误,这种建筑是使用的石梁而已。当然了,佛教中也会使用这种方式供奉一些佛,但一些对建筑无知的人都误以为没有使用片木片钉,所以就是无梁结构。
5)民居窑洞。一般情况下,一些有想法的还是使用了券结构用来加固窑洞,同时防止出现窑洞上孔洞或散土掉落等情况发生。说实话,这个真和墓室结构差不多了——那些扯上死人活人的砖定不知道做何解释?
所以无梁其实在建筑中并不是名词,建筑学中的无梁其实就是拱券结构,而有梁的则是梁柱或梁檩结构。无梁殿其实是佛教中供无量天尊的大殿,由于谐音等因素,使用拱券结构,强调一下无梁而已,让你更容易记着无量天尊,让你更笃信佛教而已。
仔细想想,非梁结构的建筑多了去了——无非是功能或功用上的选择而已!不光无梁殿无梁!无梁殿只不过是风水上的一种说法而已——再说清楚了,其实就是迷信。
第3个回答  2019-10-02
无梁殿,顾名思义就是整个大殿没有一根梁。
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公园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
无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1931年(民国20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无梁殿已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第4个回答  2019-09-22
南京紫金山下,灵谷寺旁有一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成于明初,又因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无梁殿是砖砌拱券洞穹窿顶结构,此种结构经常建造在寓意浩瀚无边、高远神秘的神殿、佛殿,非人的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