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哪些人文特色?

如题所述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凉拌粉等。

冒热米粉

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漓江四宝

漓江四宝,声名远播,即:漓江长寿鱼、漓江泉水虾、漓江菊花蟹、漓江岩石螺,这是漓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

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宝”,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桂林文化总体来说更接近长江流域文化。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桂林方言属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桂柳片,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筑风格也与长江流域相似,只可惜由于上个世纪国内战乱,加上日本鬼子轰炸桂林,老式桂林传统建筑几乎全毁。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桂林市总人口的8.5‰左右。桂林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虽共同生活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气氛中,却都保持着自身的风俗,包括服饰,食物,节日,宗教信仰,甚至语言文字。

壮族

以壮锦为标志,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刘三姐,今有姑娘木叶歌,节庆有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苗族

刺绣蜡染,工艺独特,芦笙踩堂,欢度良宵。苗族的旧年和汉族的春节相似,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买年货,出嫁的女子也随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瑶族

住高山区,大桶药浴,淋漓痛快,驱风去病,实属民间一绝。节庆有打旗公节(农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祷丰年。龙胜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红瑶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

侗族

高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龙胜的侗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重要的标识。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侗族风情“月也”和拦路歌“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漓江的“清水石”

漓江的“清水石”产于桂林境内的漓江中,石形以小、巧、奇、美为主要特征;自古奇石“生于山”,而“成于水”;桂林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所以桂林的漓江清水石不仅“奇”,而且“美”,“美”是漓江清水白石的天然标签;最具代表的石种是在漓江中发现的“清水石”,其石体上均匀以点状形式遍布闪闪发光的微晶体,石体上的微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发出“金色”光芒,观赏时如钻石般闪耀。因民间流传的关于玉帝天象和普贤白象的传说,故,被称此石为漓江“清水石”。

桂林有很多名产:桂林柚果大形美;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葡萄,味美甘甜水分足;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禾花鱼、腐竹、灵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优土特产。桂林辣椒酱、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西瓜霜、桂林腐竹、荔浦芋、阳朔金橘、永福罗汉果、全州湘山酒、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平乐沙田柚、灌阳红薯粉、灌阳红薯酒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美术陶瓷

各类作品,构思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制作技术精湛,色彩古朴典雅,又富现代生活情趣。山羊壶、大琵琶瓶、象山壶、山水画瓶系列等数十个品种先后获自治区、轻工部奖励,并在法国、西班牙、西德和日本等国展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欧、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发的新产品——仿古兵马俑,专销美国。

玉石、竹木雕刻、瓷刻

桂林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以陆川石、东兴石、虽腊石、岫岩玉石、龙胜滑石等为材料,雕工精美,造型新颖颇具魅力,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出口东南亚、西欧地区。竹木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运用线雕、浮雕、镂空雕并借鉴中国画技法,表现各种题材,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镶嵌壁挂等。瓷刻是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始于明代,有白坯和彩釉两种,作品构图请新,线条流畅,刻画的人物神态生动,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金银首饰

生产头饰、项饰、手饰、服饰、挂件等5大类约500个品种,年产50万件。工艺先进,做工精巧,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品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石工艺画

广西宝石研究所开发生产。是宝石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器。以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为原料,切割抛光,显现其原有色泽,运用中国画、西洋画技巧,根据宝石的形态,表现山川景观、花鸟人物、民俗风情。

大理石制品

由桂林大理石厂等近10家企业生产。以本地出产的大理石为原料,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台板,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工艺品。其产品花纹美观,色调雅致,光洁度高,质量稳定。

芒编工艺品

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编织而成,有近千个花色品种,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现代家庭及宾馆饭店的实用佳品。

阳朔画扇

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画面内容多样,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画扇以此而名。

壮锦

壮锦是桂林壮族妇女用各种颜色的丝绒和细纱精心织造的著名的手工艺品。壮锦多以壮族地区的动物图形为图案,线条简练而明快,且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桂林的旅游纪念品,除上述代表性精品外,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针织装饰物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