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

如题所述

【 #诗词鉴赏# 导语】由于诗与哲学共通点都是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所以哲理诗通过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某事物本质演变规律,在叙述过程中“理玄”,很有见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下面 考 网就给大家分享下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篇一

  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5、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奥》

  9、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10、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5、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篇二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佚名《长歌行》

  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0、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1、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佚名《黍离》

  1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论语七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6-12
古代哲理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古代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