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国土资源局

如题所述

西峡县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老界岭南麓,东临内乡县,南依淅川县,西接陕西省商南县,北交卢氏县、栾川县、嵩县。全县辖10镇、6乡、3个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该县旅游资源丰富,是河南省第一林业资源大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生态战略地位突出;被誉为“植物标本园”、“中原绿色心脏”、“天然氧吧”,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县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是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

方成 党组副书记、局长

张成立 党组书记

符建华 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宜秦 党组副书记、主任科员

常新胜 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玉华 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

郑新玉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王宜敏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王锦根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封荣贵 主任科员

李瑜 副主任科员

程义芳 副主任科员

方成简介:南阳市西峡县人,1964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5年8月参加工作;2010年10月至今,任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西峡县国土资源系统现共有227人,其中,财政全供73人,自收自支154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用地股、规划股、地籍股、资源环境股、勘查开发股、政策法规股、耕地保护中心、土地储备中心、信访处理中心11个股(室、中心);下辖土地交易所、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中心、国土资源评估所5个二级单位,以及丹水、田关、阳城、回车、城关、五里桥、丁河、重阳、西坪、寨根、军马河、石界河、米坪、桑坪、双龙、二郎坪、太平镇17个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西峡县土地总面积516.81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3.7843万亩,园地面积7.2892万亩,林地面积424.7959万亩,草地面积17.9168成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3.497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9787万亩,水利设施用地10.1820万亩,其他土地4.3682万亩。

【矿产资源】西峡县已发现各类矿产49种,其中,金属矿产12种(贵金属矿产2种,即黄金、金银矿;黑金属矿产3种,即磁铁矿、铬铁矿、锰;有色金属矿产7种,即铜、铅、锌、钼、镁、锑、镍),非金属矿产37种(冶金辅助材料矿产7种:石墨、长石、石英、橄榄石、白云石、石灰石、氟石;耐火材料矿产6种,即红柱石、矽线石、海泡石、石棉、蛭石、耐火黏土;建材原料矿产4种,即大理石、花岗石、水泥灰岩、黏土;化工原料矿产8种,即萤石、滑石、重晶石、电气石、金红石、磷灰石、硫铁矿、自然硫;宝玉石原料矿产8种,即琥珀、墨绿玉、白绿玉、汉白玉、石榴子石、玉髓、绿柱石、水晶;特种非金属矿产4种,即蓝石棉、云母、冰洲石、方解石),此外,古生物化石主要有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鱼化石等。已探明储量矿产23种,其中,石墨、红柱石、金红石、橄榄石等矿种储量大、品质好,在国内外占有一定的位置。全县石墨储量近1亿吨,为亚洲四大矿床之一;金红石储量1亿吨,为亚洲特大矿床;镁橄榄石储量1.5亿吨,红柱石储量约5000万吨,储量均居全国第一。

【耕地保护】2010年,西峡国土局采取3项措施,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加强宣传。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通过电视讲话、发放宣传彩页、悬挂过街横幅、刷写标语等形式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全县上下保护耕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积极建议县政府于年初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各乡镇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报请县政府转发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三是严格执行耕地动态巡查制度。坚持每月对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动态巡查不少于3次,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行为。加强动态监测,定期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行为,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20822.48公顷。新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地块11块,签订保护责任书1.21万份,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8613.1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9.3%。

【土地开发整理】2010年,已通过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区12个、3批次,通过批准项目1个,新上报项目3个。竣工验收项目包括占补平衡项目区11个、2批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个:占补平衡项目涉及丹水、田关等7乡(镇)的项目,总规模229.51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1432.7067万元,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通过验收,未完工的1批次、2个项目预计2011年1月可竣工验收,建成后项目区预计新增耕地182.42公顷,耕地面积增加率79.8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预算总投资39.3260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10.666公顷,复垦后新增耕地10.666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00%,4月已通过市局验收。已经市局批准的2009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项目预算总投资1214.3781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141.79公顷,共涉及8个乡(镇)、9个行政村,开发后预计新增耕地123.57公顷,新增耕地率87.15%。新上报项目包括2010年西坪、阳城等3乡镇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2个,以及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1个。西坪、阳城等3乡镇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总投资2442.96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878.78公顷,整理后可净增耕地27.78公顷,新增耕地率分别为3.03%和3.26%;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预算总投资3515.59万元,建设总规模2343.73公顷,涉及全县16个乡镇,建成后可为全县16个乡镇的灾毁耕地进行复垦,可恢复优质耕地2343.73公顷。

【建设用地管理】依法为西泵特种铸造有限公司、好想你果然风情食品有限公司等全县重点工程供地2675.1亩。全年上报乡镇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城乡挂钩项目用地17批次、308.48公顷(含卫片执法补办手续6批次,“百日行动”补办手续2批次)。省、市已批复10批次、124.18公顷,可基本满足城镇建设、工业及旅游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土地出让】2010年,共成功出让土地25宗,出让面积642374平方米,收缴土地出让金3.84亿元,实现土地净收益2.41亿元。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10年,继续坚持“大企业上岗,小企业下乡”的工业用地思路,严把项目准入关,实现节约耕地1000余亩。结合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重点对2008年、2009年批而未征的土地进行了全面清查,共盘活存量土地64.24公顷,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321.2%。全年共完成保障性住房1.3333公顷,完成保障性住房面积25000平方米。全年供应标准化厂房土地面积3.9808公顷,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70000平方米(其中,药厂双层、多层标准化厂房25000余平方米,通宇扩建标准化厂房50000余平方米)。

【地产市场建设】2010年,共办理土地交易74宗,面积11.33公顷,补交土地出让金3645.3万元,依法征收土地年租金20万元;全年共评估土地340宗,其中,抵押评估284宗,面积257.63公顷,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评估31宗,为二级市场的土地出让评估17宗,为其他拍卖评估8宗。

【土地登记发证】2010年,共发放土地使用证530余宗。其中,国有土地使用证450余宗,集体土地使用证80余宗。

【第二次土地调查】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已全面完成,待国务院、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城镇、建制镇、乡镇政府所在地地籍调查外业部分已完成,正在进行内业数据库整理。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村庄试点潜力调查分析两个科技成果已报省厅预审备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已经省、市政府批准,为县域经济社会今后10年的发展留足了用地空间。

【矿业权管理】2010年,严格各项程序,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全面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坚持对所有采矿权全部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拟对五里桥水磨沟大理岩等14个采矿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进一步完善了矿业权市场。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按照“扩大规模,减小数量,合理布局,集约开发”的原则,制订了全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完成了桑坪大理岩整合区及石灰石整合区两个整合区五个采矿权整合任务,并且对全县所有矿山企业进行了储量动态监测备案。通过对镁橄榄石、大理岩、钼矿等重点矿种进行全面整合,使全县矿山总数减少20%,矿业权设置将日趋合理。三是积极会同协作单位,科学编制了全县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初稿,已通过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初审。同时,根据《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矿山年检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全县25家应检矿山企业进行了年度检查,对其中11家不合格企业进行了依法查处。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西峡县“7·24”洪灾发生后,该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剧增,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县重点做了3个方面工作。一是编制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健全完善了地灾群测群防网络。二是对地灾隐患点分布广泛且危及群众人数相对较少但险情严重的,实施避险搬迁,已安置避险搬迁户589户。2010年,共争取中央财政两权价款项目资金890万元,对米坪镇高庄村山体滑坡受威胁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安置,拟搬迁93户、384人,工程正在组织实施中。三是先后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880万元,对二郎坪蒿坪金矿及军马河白果村山体滑坡等10余个地灾点进行了治理。

【乡所建设】2010年,基层国土资源所以群众满意基层所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项档案资料。在积极巩固达标所建设成果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为没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国土资源所选址建设办公楼。全县17个国土资源所,2009年年末已达标13个,虽然“7·24”洪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所建设进度,但该局仍然通过成立专门督查组,开辟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绿色通道等方法,截止2010年底,17个国土资源所均已全部达标。

【执法监察】2010年,健全完善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和违法违规用地月报等项制度,建立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将违法用地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家管改变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共同管,提升了执法合力。全年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55起,涉及土地面积316亩。联合相关乡(镇)和部门,组织开展了7次违法用地大型强制拆除活动和6次矿业秩序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36台(次),拆除违法建筑物4570平方米,依法取缔无证矿山41家,摧毁拆除矿山设备50台。

【信访工作】西峡县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国土资源局成立信访接待中心,开设专门的办公场所,配齐配全办公设备。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64起、320人(次),来信15封,来电18人(次),共受理京、省、市、县四级交办信访案件31件,按期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87%以上。

(王锦根封立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