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的产生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干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也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开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管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管理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他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9

宋代,四川交子的出现,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迫不得已“临时性”的价值交换的替代品。这也是昙花一现的北宋交子,为什么仅仅只限于在闭塞的四川部分地区流通,而被中国其他地方禁止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商品经济更发达的后代,比如明朝、清朝,甚至民国,金属货币“孔方兄”、“金条银元”等依然是中国货币市场流通主体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远在交子之前,中国早就有了刻在牛皮羊皮上的“唐飞钱”。所以,“交子”这种交易方式并非宋代四川才出现。“四川交子”唯一的特殊性是因为北宋印刷术的出现。之前很多人吹嘘交子,是因为他们把宋代边远封闭的四川地区,曾经短暂流通的交子误认作了今天的纸币。实际上,宋代四川的交子与今天的纸币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西方资本主义金融产物的“纸币”,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与1千多年前在中国四川局部地区,曾短暂临时流通过的“四川交子”,没有任何“承继延续”的联系,但一些民粹非要东扯西拉。

宋代,四川地区出现交子不仅不是经济发达的标志,反而是证明其经济落后。宋代四川交子的出现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和无可奈何的原因。北宋前期的成都西川一带,当时只是大宋西南边陲的一个边关小城,由于长期受到南方大理国、西方吐蕃国的不断侵略和掠夺,经济疲乏,民不聊生。川西长期的战争使成都地区“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衙唯见哭,城市不闻歌”。宋廷为防止西川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的流失,甚至禁止硬通货的铜钱入蜀。四川人民只能使用廉价的铁钱。这其实也说明,当时的成都地区的经济规模不会很大,市场流通也小。但是,由于铁钱毕竟笨重,而且民间私自仿造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这些历史和现实条件,为“四川交子”的出现创造了特殊条件。

在经济学中,价值交换遵循“物以稀为贵”,当金属货币的金银铜稀缺的时候,另一种在北宋初期,还算是稀缺的印刷的交子,就有了成为新的货币交换等价物的可能。这个类似于早期人类使用贝壳等作为原始货币是一回事。但是由于纸币毕竟不是硬通货金属,本身缺乏使用价值,需要金属货币兑换信用做担保,加上发行没有保障,容易导致兑换风险和市场通货膨胀。所以,除了在成都及其周边容易兑换的小范围地区内流通外,中国其他地区都明令禁止这种交子流通。

随着北宋印刷术的普及,本身没有使用价值的交子,作为替代“金属货币”的稀缺性,难于复制性的特点不复存在,没有人愿意再收取交子,作为交易方式,交子也就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宋之后,衣冠南渡,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板块南移,北方大批贵族和商人随之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的分水岭。虽然之前,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不少南北分治或南方诸侯割据,但南方一直都只是北方的附庸。直到南宋,南方各地经济才开始得到迅猛开发,原本一直落后北方的南方各地,才逐渐超越北方。

四川盆地亦是如此,北宋末到南宋初,川峡四路(即四川)作为抗击金军的主力基地,得到重视和发展。加之此时西南地区的大理国、吐蕃国已经势微,不再对四川构成威胁,川西成都地区于是逐渐发展起来。与南宋偏安的江浙一样,甚至一度短暂成为南宋发达地区之一。但这个时期,“四川交子”反而没有了!

与其他历史时期一样,四川的繁荣总是那么短暂,随着蒙古取代金国,对南宋发动侵略,四川盆地重新陷入战火长达半个世纪。直至被蒙古人屠川。川西成都一度被废弃,成为废墟几十年,川西变成地广人稀的荒凉之地,重新沦为中国最穷的地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8
交子的产生

宋代最初的钞币----交子产生于四川。北宋开国前后,四川流通行使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990—997年),出现了交子。“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以便贸易”。(73)交是交换的意思,指凭券即可交钱,所以是兑换券性质。由于交子随时能兑现,因而它可以代替现钱在市场流通。约在宋真宗年间(998—1022)成都的16家商号制作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这就是最初的纸币。这种交子因是私人发行,所以史家称其为私交子。由于私交子的信用度较低,交子在流通中不能兑现,引起诉讼。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政府禁止私人发行交子,并在四川设置益州交子务负责交子的发行事宜,次年开始发行交子。这是政府发行的交子,史称官交子。官交子的发行3年为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每界确定最高发行限额,用铁钱作发行准备。到了南宋,交子由户部掌管发行。 最初的交子,是一张两面都有出票人印记的收据式的票券,上面有密码花押,朱墨间错。票面金额临时填写。交子初创时,是由一些大商号分别签发的,又叫做私交子。后来成都十六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统一负责交子的发行工作。印制交子,改用统一的纸张,图案花纹用铜版印刷。向交子铺收票人交付现钱,即可领到交子。兑现时每贯收取手续费三十文。
第3个回答  2020-03-01
(2016·宜昌)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利了商业往来。这种纸币就是交子。
(2018·黄冈)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27

宋朝时期,交子的发展经历了这些过程,你已经了解过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