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与正史不符吗,历史上的如懿与皇帝的真实感情如何?

如题所述

大家好,我是六安,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我认为分以下三点,一起来看看吧。

1.评价一个皇后是否称职仁德,我认为大概可以看看当时后宫的生育情况:那拉氏为后时,六宫各有承宠,期间后妃们生育了十阿哥,六公主(夭折),七公主,八公主,十四阿哥(夭折),九公主,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夭折),尤其是那拉氏生十二阿哥同时,嘉贵妃生十一阿哥,那么这个皇后大概是仁德,皇帝广施恩泽,后宫和平。另外,令妃受宠十年生育六胎,这期间,其他后妃几乎无所出,不乏年轻漂亮受宠的嫔妃,可是硬是除了她没别人生孩子,我觉得有点奇怪。

2.庶子出众:那拉氏有嫡子十二阿哥,年纪小,而那时五阿哥天纵英才,如日中天,乾隆毫不掩饰的宠爱,而嫡子并不出彩,那么那拉氏应当是没有打压庶子,没有为自己的嫡子谋算。

3.帝后感情:富察皇后死后不久那拉氏封皇贵妃,而且仪式极其隆重,为满清少有,后来令妃封皇贵妃时乾隆反倒着意简单操办,富察皇后死后两年那拉氏封皇后,更是昭告天下和祖宗。所以乾隆应该是喜爱那拉氏的。成为皇后之后那拉氏不年轻了,但却短短几年内和乾隆生育三个孩子,可见当时很受宠。断发后乾隆把那拉氏送回紫禁城,一路上还让官员按皇后礼仪对待,几个月后还提拔她的亲戚做官,似有想和好之意。

4.断发之谜:那拉氏断发是喝退宫人,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断发。根本没有什么帝后吵架的事。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事,不能公之于众不能废后。

很高兴今天在百度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如懿传》和正史不符这是肯定的。电视剧是艺术创作,允许虚构,这里面难免加上了创作人员自己的主观内容。再说电视剧也并不是正史的画面复原。

乾隆和第二任皇后姓乌喇那拉氏,在潜邸时就是侧福晋。乾隆二年乌剌那拉氏被封为娴妃,乾隆七年晋位贵妃。元后富察氏死后,乌喇那拉氏被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从这个经历看,前期乌喇那拉氏应该还算是和乾隆感情挺好的,不然不会让她的地位一升再升。就算崇庆皇太后喜欢乌喇那拉氏,但地位的升迁最主要还是要看乾隆的意思,乾隆要是不待见她不愿意提升乌喇那拉氏的地位,那谁也没有办法。因为事实上崇庆太后是乾隆皇帝的生母,没有和乾隆有那么微妙的明争暗斗。

孝贤皇后死后两年,乌喇那拉氏被册立为皇后,乾隆说她“孝谨性成,温恭夙著”,可见对她还是很认可的,而且南巡都带着她。而且被册立为皇后以后乌喇那拉氏连着生了两个儿子,也证明她在这个时期很得乾隆宠爱。

变故发生在乾隆三十年。不知道为什么,在乾隆第四次南巡到杭州的时候皇后乌喇那拉氏和乾隆之间似乎发生了什么激烈的冲突,以至于乌喇那拉氏忤旨,继而剪发犯了满州大忌,乾隆皇帝大怒。从不多文献记述来看,乾隆和乌喇那拉氏都是宁折不弯的个性,谁都不肯低头。而这个时候看起来特别倔强的乌喇那拉氏和之前乾隆褒赞的“温恭夙著”一点也不像一个人。

乌喇那拉氏死于第二年七月,即乾隆三十一年,死后被葬在妃园寝,为继后叫屈的官员也被革职发配。对于乌喇那拉氏为什么剪发,一直讳莫如深。《清代文字狱档》说是因为乾隆在江南要纳妃,而当时还是皇后的乌喇那拉氏忿而不从以剪发抗争。乌喇那拉氏的强烈反抗让乾隆皇帝大失面子,因此对乌喇那拉氏格外痛恨。也许是痛恨太深,让乾隆从此以后再也没立皇后,可能是怕再出一个像乌喇那拉氏这样的人。

第2个回答  2020-05-10
的确与正史不符,历史上的如懿与皇帝的感情不怎么样,她很少受到乾隆的宠爱。
第3个回答  2020-05-10
我觉得《如懿传》确实与正史不太相符。历史上的继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皇帝感情并不好,尤其是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乌拉那拉氏嫌弃雍正皇帝铺张浪费,劝谏无果之后一气之下断发明志,从而惹怒了乾隆,结果乾隆不但废了她的皇后称号,而且么去了她在后宫中的一切踪迹。
第4个回答  2020-08-08
有一部分是与正史相符,乾隆时期的皇子大部分死于祖上遗传的病导致夭折率高,四皇子的确被过继给宗室兄弟。紫禁城中没有冷宫囚禁那拉皇后的宫殿是自己的寝宫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