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高层遇到火灾怎么办?

如题所述

6月22日凌晨5时07分,杭州上城区鲲鹏路蓝色钱江公寓2幢1单元1802发生火情。经过消防全力抢救,5时54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6时48分,现场火灾被扑灭。

据了解,起火建筑为25层砖混结构的居民住宅,起火部位位于18楼1802室,面积约300平方米,火灾过火面积约50平方米,燃烧物质为家居。房内女主人及3个孩子不幸身亡。

到傍晚,起火原因已初步查明,为人为在客厅放火所致。保姆为涉事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而在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英国首都伦敦西部一座27层的公寓楼突发大火,火势猛烈,几乎蔓延到了所有楼层,整栋楼被烧成空壳。

亲历者向媒体讲述了这场惨烈的火灾,称现场“宛如地狱”,有人亮手电筒求救,直到火焰将其吞噬;还有母亲为了让孩子活命,从高层抛下婴儿。

伦敦公寓楼大火现场

现代城市高层火灾事故频发,在高层突发火灾事件中,消防云梯车救助高度是有限的,要想逃生,很多时候也要靠自救。

如果你在一栋27层大厦的20层工作,当这栋大厦里发生了火灾,那么你……

1

是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高楼着火过程就像竖着燃烧的木棒,火焰向上速度远远快于向下的速度。高楼着火,不论起火点在哪里,都应沿着消防通道迅速往楼下跑。

统计表明,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大多数是吸入烟雾所致,必须争分夺秒逃生,湿毛巾是火场中躲避烟气伤害最简单有效的工具。叠至8层的棉质湿毛巾,可以过滤掉80%左右的致命烟气。

2

采用“鸭子步”保持一定速度

如果已经有烟在蔓延,应当放低体位迅速移动。可以采用“鸭子步”的方式,蹲下身子,两脚交替前行,像鸭子一样走路——这是消防员在火场内救援时最常用的前进方式,这样能避开头上的高温烟气层,也能保持一定的速度。

一般救生气垫,救援高度极限是15-20米。若所在楼层超过6层,一定不要盲目跳起点逃生,否则跟跳楼相差无几。

3

电梯此时是不可以用的哦!

起火时,热烟气会以每秒3-5米速度在井内向上猛窜,此时乘坐电梯会瞬间被浓烟吞噬。在高楼遭遇火灾,绝对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如果是从阳台逃生,连接床单、窗帘等做成绳索,降至着火层以下可逃生。同时应辨明风向,上风方向比较安全。

4

当你下到10楼,发现起火点在9楼……

首先不要幻想可以突破火点,因为火场中心温度达1000度以上,有去无回,也不要在临近楼层停留,温度也在几百度左右。

如果你没有浸湿的毛巾,你最多在滚滚浓烟中坚持3分钟,如果你有这块毛巾,你最多能够多坚持15分钟。应当迅速转身上到12或者13层以上后找一个合适的房间。

国内一单位进行消防演练

5

不应选择有防盗网的房间躲避

逃生躲避时最好找一间最靠主干道的房间,这样你将成为消防员们最先施救的对象,这个房间必须有窗户,并且没有防盗网。

所有的火灾中,由于消防员们繁忙异常,为了有效的在短时间内救助最多的人,那些在防盗窗里的人永远是最后被拯救的人。

你和你的同事进入这个房间之后,第一个动作是关闭房门,第二个动作是拿来你们最常用的胶带封闭你能看见的所有空调出风口,第三个动作是打烂你这个房间的窗户,当然如果人多,这些动作可以同时做。

6

在房间里待着应当干什么?

首先肯定的是不要大声叫“救命”,因为你会因此消耗更多的氧气并吸入过多的毒气。

第二,如果是在白天,应当寻找色彩亮丽的衣服或者布条,从窗户里向外大幅度晃动,引人注意;如果是在晚上,应当使用手电筒引人注意,但是在火场中,如果没有手电筒,打火机绝对不是好选择,因为在火场中,打火机并不明显,并且会导致可燃气体的爆炸;

第三,在任何火场中浸湿的毛巾都是受欢迎的东东,捂住你的眼鼻,会让你坚持的久一些,从而给消防员们更多的时间来救你。

7

疏散楼梯是否通畅成为“救命稻草”

但是应当注意,火灾逃生没有定式,无论是屋内等待救援还是从疏散楼梯撤离,各种手段应对不同状况。

现在来看伦敦着火大楼已经立体燃烧,逃生和施救都很困难。疏散楼梯是否通畅成为逃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专家表示,从目前信息来看,着火楼层约80多米,常规举高车臂展约为50多米,如果有合适的施救平台,有增加生还的可能性。

4种救生设备要了解

要在高楼火灾里幸运逃生,没有出色的应变能力是不行的,同时还应该了解一些火灾逃生工具。

逃生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部件组成,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单人个体自由滑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5米。这种设备可以网购,放在家中,以备紧急时用得上。

救生气垫

这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适用楼房高度仅为3~4层,所以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楼顶缓降装置

这种装置安装在大楼楼顶,部件包括一个圆球、一个支架和滑动平台,圆球内垂下一根带着挂钩的钢索,楼顶缓降装置往往是逃生者的“救命稻草”。

柔性救生滑道

这是消防人员比较常用的救生装置,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将升降装置与导轨组合,这时的导轨、升降装置及各个楼层的疏散通道窗口,就可构成一个与地面沟通的临时应急通道了。

高层火灾,重在预防。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相对要配置齐全一些,在火警初起时,先不要惊慌。第一时间先扑救,同时呼喊周围人员一起来扑火,不能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现代社会高层

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救援和逃生问题也引来广泛关注。

面对高层火灾,

你,应该怎么做?

一、如果决定撤离,怎么办?

首先保持镇定,对周围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并按照志愿指挥者<大楼管理者<消防人员的顺序,服从指挥安排。

在决定从楼道疏散后,人们需注意

靠右行走

,以便消防和急救人员快速通过(他们越快通过,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越多)。

具体的

撤退策略

如下:

先将全身泼湿并用湿布掩盖面部,男女都应将身上的丝织品如丝袜等脱掉再行动;

跑到起火楼层下数层即可在最短时间内避免危险。之后遵循指示行动,几乎毫无危险;

超高层建筑

会备有

多个楼梯通道

,如一侧通道火势较猛无法通行,可由

对角方向或较远处

尚未起火的通道撤离。

高层着火时,要尽量往下面跑

。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也要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迅速冲出去。只有在火势很大,下面楼层完全被封,无法向下逃生时,再考虑往上逃到较为安全的楼层,等待救援。

人们需要经常

留意并熟悉

所处建筑的

逃生指示图

。此外靠自然光“充能”并足够明亮的磷光涂料也被用于扶手、楼梯和逃生标记上。超高层建筑内多采用此类技术,所以火灾发生时,可跟着楼内的绿色箭头走。

撤离时切忌犹豫不决,跟着人群乱转。

最后不论上下都需要

注意随手关门

。高层建筑都装备了防火阻燃门,关闭后不仅能拖延火势,也能减少毒气和浓烟的渗透,为自己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案例

假设一个20层高的居民楼发生火情,起火点位于大楼的10层:

1、处在

10楼以下

的居民可以利用楼梯道走廊向下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褥或毛毯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2、处在

12楼以上

的居民,在火灾发展初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尽量往下跑。如果已经处于火灾较为严重的中后期,因为楼梯道内已经被浓烟灌满,并且根据烟雾的流向,越高的位置烟雾越浓重。这时应该尽快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阳台或者窗口躲避,保持呼吸通畅等待消防队员解救。

二、如果决定留守,怎么办?

消防车云梯的极限高度在100m左右,而这个高度下,消防车水压也是惨不忍睹。所以无论国内外,通常都是消防人员进入后,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灭火(再次强调

撤离时一定要靠右

,不然下面会越来越挤,消防急救根本无法展开)。虽然这样较慢,但受困者并非没有希望,所以不要急着跳楼自救。

云梯只对30~50m左右的火场起作用,再高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了。

根据自己所在的楼层,

具体的策略

困在避难层:

按规定,这里配有独立水源和喷洒系统,且与逃生通道相连,或是有独立的逃生出口。关好门后保持信心等待救援即可;

困在普通楼层:

最安全的地方是如卫生间等有大量水的房间。进入后迅速将自己淋湿,关闭大门并用衣服塞紧缝隙,然后堵住水池打开龙头放水,同时给门泼水降温。如的确无路可去,不要犹豫,抱起饮水机水桶,冲进有门有窗的屋子,然后把一切缝隙都堵上;

无论困在哪都要用手机、标示物等

通知外界自己的方位

(但如附近有燃气管线,最好不要用手机以免引发爆燃)。

不要强行

打开甚至砸开窗户。9·11事件中最危险的不是火,而是暴雨一般从天而降的碎玻璃,不仅砸死砸伤很多路人,对救援人员及设备也造成很大伤害。如实在呼吸困难,可考虑趴在地板上(距地面30cm处有氧气)。若窗户未封死,且外墙未着火时,也可打开一点稍稍透气,然后尽快关闭,因为氧气正是燃烧需要的。

因被玻璃和坠落物砸中而起火的消防车

最后,小编想说,灾难中人们往往要么高估风险,诸如跳楼;要么低估风险,在楼层中四处游荡甚至扎堆围观,错过逃生的黄金时机。更糟糕的是引起火灾,不管不顾,一逃了之。

最初的3-5分钟内,火焰不仅温度最低,也是扑灭的最佳时机。

如了解灭火器的用法最好能在此时扑灭,避免酿成大火。否则需要将可燃物移开,同时高声呼救并迅速报警。

一旦发现火势超出自己的控制,一定要及时展开自救,千万不要执意灭火。

(来源: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第2个回答  2017-12-27

导读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再是诗意的想象。如今,城市里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我们在望而叹其高大雄伟时,竟不知这类建筑若不“设防”,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国务院“7.7”会议后,湖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9月22日,国家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督察组对湖北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据湖北省消防总队统计数据显示,综合治理以来,全省共发生火灾2355起,亡1人,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838.8万元,全省高层建筑亡人火灾“零发生”。

说起高层,大家是否知道究竟多高的建筑才叫“高层”?家住几楼,才能自称住在“高层”呢?

高层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2.1.1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层建筑。也就是说,按照层高3米来算,9层以上的住宅就可以成为高层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近2000栋。其中,武汉市百米以上的高楼1900栋,而3年前只有291栋。

楼层越高,灭火难度越大。灭火,消防“高处不胜寒”。

为什么难?据了解,全球最高的消防云梯也只能到达130米,国内常规云梯高度只有四五十米;云梯的高度,在超高层建筑面前难以发挥作用;而直升机只能自带灭火剂,低空飞行风险大,在城市里灭建筑火灾很少见。

高层建筑常见的火灾隐患

消防消防,主要靠“防”。在大家所居住的高层中,有哪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呢?

1

一些高层建筑中,消防器材配备不全,丢失或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很普遍,一旦发生火灾,不能第一时间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或逃生,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设置在疏散楼梯间内的常闭式防火门,有些居民为求出入方便,经常将其随意敞开。

3

消防安全出口被封闭,安全疏散通道被阻塞占用。

4

消防控制室值班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持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鉴定合格]上岗;火灾报警控制器未设置在自动状态,当火灾发生时,值班员不能正确操作消防控制系统。

5

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常被当做泊车位占用,火灾时,造成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车辆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着火点,严重影响救援。

我们所在的高层住宅小区,我们工作所在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与自身息息相关。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更离不开大家的参与和监督。

今后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发现这样的安全隐患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

火灾发生如何逃生自救?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火灾发生时,火场内情况瞬息万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究竟是向上逃生,是向下疏散,是突破火线,还是固守待援,选择科学的逃生自救方法至关重要。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发生高层火灾,如何自救逃生的相关知识。

在向大家介绍科学的逃生方法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逃生自救的误区吧!

误区一:湿毛巾,捂还是不捂

根据科学论证,将湿毛巾对折3次(叠成8层),除烟率高达60%,效果最好。这是否意味着湿毛巾成为了火场逃生的“神器”?

分析:

首先得认清的事实是,湿毛巾在火场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过滤颗粒比较大的烟尘和溶于水的毒气,如氨气、HCL等,但过滤效果有限,当火灾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3%时,人吸入便会失去知觉;另一方面湿毛巾含水,透过毛巾吸入的空气有所降温,可以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

结论:

当屋内被烈火浓烟包围时,防烟面罩都不一定管用,湿毛巾更无“用武之地”,所以湿毛巾逃生一般适用于温度不算太高、毒气不算太大的烟气环境。

误区二:卫生间,躲还是不躲

火灾发生时,相比于卧室、客厅等场所,卫生间的可燃物相对较少,火灾蔓延较慢,且卫生间有充足的水源,除了有效灭火,还可起到补充饮水和降温的作用,为救援争取更多时间。

但是,卫生间并非理想的避难处,因为火灾的危险在于烟而非火,明火容易躲避,但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却是致命的。着火时有毒的烟雾可以由通风道进入厕所,厕所空间狭小,有毒物质的浓度会迅速升高,若氧气含量低于14%,人就会缺氧昏迷,而厕所通常窗户较小且大多位于建筑物的隐蔽处,一旦被困逃生和救援相对困难。

火灾发生时能否躲进卫生间,首先得精准判断火场情况。当外面火势发展迅猛且所有逃生通道已被封堵时,卫生间是相对安全的逃生地点,可以通过浸湿的床单或者粗绳通过窗户、管道进行逃生。其次要看卫生间的耐火性能和通风性能。如果是对外有窗口的开放性卫生间,同时门又不是PVC等易燃材料,可以打开水龙头注满浴缸,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温度,但需注意的是,这类卫生间必须得有窗,一是方便在窗口呼救、示警,方便救援;二是做呼吸、排烟之用。

误区三:原路脱险还是向着光亮撤退

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时人们总是沿着进来的楼道逃生,发现此路被封死后才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也许已失去最佳逃生机会。

此外,夜晚发生火灾时,人们也习惯性地向着有光亮的方向逃生。然而现实情况常常是大火发生时,电源多半已被切断或发生短路跳闸,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虐之处,向着光亮那方撤退有可能遭到大火的围堵。

生活中进入新大楼或者陌生环境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备不测。火灾发生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应对,黑暗中看到光亮一定要保持镇定,仔细分析是烟火还是灯光。

误区四:遭大火围困,跳还是不跳

火势愈大、烟雾渐浓,人们容易失去理智,会出现盲目跳窗、跳楼等行为。一般而言,救生气垫救援的有效高度只有10米,针对的主要是3层及3层以下的被困人员。若被困位置较高,盲目跳楼虽然逃离了火场,但摔伤致死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困于二楼的住户可选择跳楼逃生。跳楼时要考虑所在楼层位置的安全高度和楼下场地的安全情况,是否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有可能,跳楼前可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并寻找有人接应处跳下,以减缓冲击力。若无人接应,应尽量选择石棉瓦的车棚、水池、树木、草地等地方,徒手跳下时应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蜷成一团,以便触地时利用滚动释放冲击力,减少身体伤害。

好了,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科学的逃生自救方法了。

不同部位,不同情况下的逃生方法

如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封锁,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的未起火房间,再行疏散。

如房间外起火,应首先试房门是否变热,若已变热,门就不能打开,若门未热,可通过正常途径逃离房间。

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可先疏散到房顶,再从相邻未着火楼房的楼梯间疏散。

如果所处楼层已经着火,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十分猛烈,可以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楼或进入疏散楼梯再撤到安全地带。

从走道里逃生,要猫着腰,紧贴墙壁,头部尽可能贴近地面行走。逃离火场时,带孩子的人要把孩子抱着走,不能拉着孩子跑。

如建筑内火大,烟浓,无法逃生,就要紧闭门窗,不断用水浇湿门窗,阻止火势蔓延,切不可打开门窗。要想办法与外界联系,比如可用鲜艳的衣物在窗口挥舞;在夜间,也可使用手电筒或者手机照明工具,吸引别人注意,等待救援人员。

若住在二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可先向地面扔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或者用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楼下滑去。跳楼前,也可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之类软物品,并找有人接应处跳下,如果无人接应,应尽量选择石棉瓦的车棚、水池、树木。徒手跳下时,应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蜷成一团,以便触地时利用滚动释放冲击力,减少身体伤害。如果被困在三层以上千万不要跳楼。

逃生时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

利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

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自救、互救逃生

利用各楼层存放的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利用身边物品自救逃生,如把床单,窗帘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自来水设法淋湿门和墙壁,阻止火势蔓延。

对老、弱、病、残、孕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共同逃生。

(主编:何习文)

(来源:湖北省消防总队、楚天消防、襄阳消防支队)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今天,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起火后又如何提高人员火灾的逃生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目前我国高层小区消防现况如何?如何破解高层小区火患安全难题?高层小区起火时我们如何自救?

高楼消防隐患颇多

近十年全国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目前全国超4成高层住宅没有自动消防设施,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近4成由电器线路引发……这是公安部消防局7月10日公布的一组有关中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数据。

何为“高层建筑”?按照公安部消防局的界定,高层建筑即为8层以上、超过24米的建筑。在中国,目前这样的高层建筑有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幢,数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些高层建筑集中在大城市,例如,重庆有1。9万幢,北京2万多幢,上海达到3万幢。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给火灾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据介绍,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其中,特别重大火灾3起,重大火灾4起,较大火灾24起。

高层小区火患问题出在哪?

今晚报记者走访多个高层小区采访,发现一些小区存在楼内和小区内消防疏散通道存放物品及车辆等火患。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城家园的居民宋先生说:“如今,小区停车成了一大难题,车主停车时‘见缝插针’,不少私家车主随意将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处,一旦发生火灾险情,消防车根本无法顺利通过。”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住在高层居民楼的居民不会使用灭火器,且没有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居民陈先生坦言,他住高层已有两年多了,平时出入全乘电梯,除了停电外几乎没走过楼梯。“要是发生火灾,我连消防通道在哪儿都不知道。”

此外,很多被访业主认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与己无关,或认为全是政府的事,不同意动用房屋大修基金,导致维修消防设施资金无法落实。同时,个别高层建筑管理者的消防安全素质、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等,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关键因素。

高楼防火亦有对策

日前,公安部发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示,按照部署,7月至12月全国将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的介绍,对高层住宅建筑,要对室内消火栓进行全面检查,配齐水带、水枪,确保供水压力。保证防火防烟和应急照明设施完好,此外,在老旧高层住宅推广安装应急广播、简易喷淋、感烟报警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

对于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高层住宅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要逐幢明确“楼长”,落实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外保温系统防火管理等职责。高层公共建筑要推行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制度,明确具体的职责任务,负责本单位、本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此外,按照要求,每幢高层公共建筑、每个高层住宅小区都要建立微型消防站,配齐人员和必要装备器材,做到火灾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高楼起火如何自救?

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发布高层建筑逃生提醒: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身居高层的人员应保持镇静,争取时间并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逃生。

首先,可用高层建筑内已有设施争取逃生时间:一、用消防电梯疏散逃生,但着火时不能乘坐普通电梯;二、用室内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逃生;三、通过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逃生;四、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五、利用墙边雨水管逃生;六、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逃生。

其次,高层建筑的某一楼层起火时,应注意接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起火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惊慌失措盲目行动。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并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最后,用各楼层的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自救逃生方法。在火灾逃生中,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结语:

唯有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直面火灾造成的深痛代价,通过提前预防、升级救援设施和提升居民自救能力,才能体系化地构筑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绿色防火墙,终结高楼大火的“先天之痛”。诚然,火灾之殇须警钟长鸣,教训深刻,更需深刻反思,莫让高层住宅成为“高耸的火患”。

(中国社区网综合整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