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解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第 9 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三、字词

què záo(确凿)  cài

qí(菜畦)  sāng shèn(桑葚) 

qīng jié(轻捷)  xīshuài(蟋蟀) 

yōng zhǒng(臃肿)  nǎo

suǐ(脑髓) 

xiāng yí(相宜)  shūshú(书塾)  

fāng zhèng(方正)  bóxué(博学) 

rén jì hǎn zhì(人迹罕至) 

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声鼎沸)

 yuān bó(渊博)  xiāo shì(消释) sù rú(宿儒)  

四、结构层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二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五、课文分析

1、提问: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乐园

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3、 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泥墙跟一带,捕鸟。

4、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5、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

6、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7、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8、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捕鸟 。

9、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10、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1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1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六、拓展延伸

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忱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片子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四周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痹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心坎受到极大的震撼,他感到“但凡愚弱的国民,即便体魄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思的示众资料跟看客,病逝世多少也不用认为可怜的”。他断然弃医从文,破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公民众的灵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