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母亲洗头难,三次到闺女家都没有给洗,这样的做法会遭人唾弃吗?

如题所述

做子女的,应该懂得珍惜有老人陪伴的日子,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一个孝义之家,就应该把老人当成宝贝一样照顾。就好比《红楼梦》里的贾母,尽管家人们私下里不免各怀心思,但至少能做到在老人百年之前,一直把她捧着、供着。

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有这样一位老寿星,她已经86岁高龄了,住在儿子家。最近她的一儿两女之间关系闹得有点僵,原因竟只是为给老太太洗头这样一件小事。据儿子陈述,老娘的头发脏了,想洗洗头,结果连续三天到闺女家,二姐都以太忙为借口没给她洗。儿子很是气愤,一个种地的庄稼人,能有多忙啊?连给老娘洗个头的时间都没有?

因此,过了几天当姐妹俩带着剪刀和吹风机,主动来给老娘洗头的时候,老太太的儿子拿着扫帚把她俩轰出了大门外。二姐觉得很冤,她说从来就没有说忙而不给老娘洗头的这回事儿,因为那几天天气冷,怕给老娘洗感冒了,所以才没洗。今天主动来给老母亲洗头了,没想到弟弟却连老娘的面儿都不让见了。

诚然,农村不比城市里的小区房,每家每户都有个暖暖和和的洗漱间。老母亲年纪大了,女儿希望等个暖和天气再给她洗头,这听起来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儿子并不认同,他说老娘去二姐家那三天,哪天都不冷。调解过程当中得知,弟弟和二姐闹意见,还不只洗头这一件事,而是早有宿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不久前老母亲不小心摔伤了胳膊,儿子便带她到县城医院治疗。医生检查过之后说,没有骨折和错位,就是有点骨裂,考虑到老太太年纪大了,不能做手术,建议回家慢慢静养。于是儿子就直接带着老娘回来了,不曾想这事儿被二姐知道了。二姐就觉得,弟弟对老娘不好,伤得那么重,只是跑到医院拍个片子就打发了。

二姐越想越不是滋味,当天晚上跑到弟弟家门口骂将起来:“大家都看清楚了啊,这就是俺娘的孝顺儿子,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受了伤,早就送到北京郑州去治病了,老娘摔伤了就只到县城拍了个片子。”对于二姐的指责,弟弟很难接受,说:“她是我的亲姐姐,我养老娘哪里做得不对,有做得不到的地方,她可以直接当面指出来,没必要站在我大门口骂,毁我名声。”

不难看出,可能这姐弟俩谁都没有坏心,都是因为心疼老娘,为了老娘好。结果一个嫌姐姐不给老娘洗头,一个嫌弟弟不给老娘治病,最后反而生出了矛盾。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或许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照顾老人的时间长了,再孝顺的孩子都可能心生厌烦;另一个是尽管你做到了尽心尽力,但旁人总能挑出你的不是,或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从而认为你不是个孝子。

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做子女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理由,笔者也曾提出过不攀比和攀比的观点。所谓不攀比,就是在孝敬父母的时候,子女之间不应该比着来,不能因为兄弟不养,自己也就放手不管。兄弟可以有很多个,但父母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自己的,也是唯一的,不管别人怎样,自己都应做到问心无愧。换句话说,哪怕十个兄弟中有九个不养,剩下的那一个也应该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

而所谓的攀比,就是在好的方面相互比较。比如兄弟对父母照顾得好,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到更好呢?相信如果每个子女都能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赡养问题,那这个家庭一定会十分和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6
我觉得应该会把,毕竟老母亲的年纪已经那么大了,她自己洗头洗澡肯定会非常不方便,这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想办法帮忙才行。
第2个回答  2021-02-16
毕竟老人年纪太大而行动不便,此时若得不到家人的照顾,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三次去女儿家都没有洗到头,真的说明儿女们对老人关心不够,甚至是不管不顾,遭到唾弃那也是有原因的。
第3个回答  2021-02-14
我认为会遭人唾弃。因为这种做法根本就不孝顺,也没有体谅老人的辛苦,所以是不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