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梁实秋散文的经典片段?

推荐一些梁实秋散文的经典片段,麻烦注明出自哪篇文章。感谢各位大侠!

  这儿有梁实秋语录,楼主可以看看
  外国的风俗永远是有趣的,因为异国情调总是新奇的居多。新奇就有趣。不过若把异国
  情调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为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
  麻。基于这种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并不加白糖与牛奶。——《雅舍小品•洋罪》
  诗不能卖钱。一首新诗,如拈断数根须即能脱稿,那成本还是轻的,怕的是像牡蛎肚里
  的一颗明珠,那本是一块病,经过多久的滋润涵养才能磨练孕育成功,写出来到哪里去找顾
  主?——《雅舍小品•诗》
  鲁迅死前遗言“不饶怒人,也不求人饶恕。”那种态度当然也可备一格。不似鲁迅那般
  伟大的人,便在体力不济时和人类容易妥协。我僵卧了许多天之后,看着每个人都有人性,
  觉得这世界还是可留恋的。不过我在体温脉搏都快恢复正常时,又故态复萌,眼睛里揉不进
  沙子了。——《雅舍小品•病》
  “褴褛的衣衫,是贫穷的罪过,却是乞丐的袍褂,他的职业的优美的标识,他的财产,
  他的礼服,他公然出现于公共场所的服装。……没有人肯过问他的宗教或政治倾向。他是世
  界上唯一的自由人。”话虽如此,谁不到山穷水尽谁也不肯做这样的自由人。只有一向做神
  仙的,如李铁拐和济公之类,游戏人间的时候,才肯短期的化身为一个乞丐。——《雅舍小品•乞丐》
  莎士比亚有一名句:“‘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但这脆弱,并不永远使
  女人吃亏。越是柔韧的东西越不易摧折。——《雅舍小品•女人》
  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
  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
  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
  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雅舍小品•中年》
  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
  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
  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
  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雅舍小品•中年》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
  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
  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雅舍小品•鸟》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作自己衷心所愿意作的
  事。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狗永远不会
  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雅舍小品续集•退休》
  希腊哲学家哀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
  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
  上帝献祭表示感谢。”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雅舍小品续集•怒》
  每一个破落户都可以拿了几件旧东西来,这是不足为奇的事。国家亦然。多少衰败的古
  国都有不少的古物,可以令人惊羡,欣赏,感慨,唏嘘! ——《雅舍小品续集•旧》
  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
  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
  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向笑胜似千言万语。——《雅舍小品续集•沉默》
  “蒙娜丽莎”的微笑,即是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
  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
  ——《雅舍小品续集•读画》
  又有一位诗人名Kilmer,他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树》,有人批评说那首诗是“坏
  诗”,我倒不觉得怎么坏,相反的“诗是像我这样的傻瓜做的,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
  树”,这两行诗颇有一点意思。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侈言创造,你能造出一棵树来么?
  ——《雅舍小品续集•树》
  我曾面对着树生出许多非非之想,觉得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
  也有荣枯,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
  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雅舍小品续集•树》
  有人只看见和尚吃馒头,没看见和尚受戒,遂生羡慕别人之心,以为自己这一行只有苦
  没有乐,不但自己唉声叹气,恨自己选错了行,还会谆谆告诫他的子弟千万别再做这一行。
  这叫做“吃一行,恨一行”。 ——《雅舍散文二集•流行的谬论》
  艺术与自然本是相对的名词。凡是艺术皆是人为的。西谚有云:Ars est celare artem
  (真艺术不露人为的痕迹),犹如吾人所谓“无斧凿痕”。 ——《雅舍散文二集•盆景》
  我看过一些盆景,铅铁丝尚未除去,好像是五花大绑,即或已经解除,树皮上也难免皮
  开肉绽的疤痕。这样艺术的制作,对于植物近似戕害生机的桎梏。我常在欣赏盆景的时候,
  联想到在游艺场中看到的一个患侏儒症的人,穿戴齐整的出现在观众面前,博大家一笑。又
  联想到从前妇女的缠足,缠得趾骨弯折,以成为三寸金莲,作摇曳婀娜之态!
  ——《雅舍散文二集•盆景》
  古圣先贤,无不劝孝。其实孝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否则劝亦无大效。父母
  女间的相互的情爱都是天生的。不但人类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我不大敢信禽兽之中会
  有枭獍。 ——《雅舍散文二集•父母的爱》
  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深沟天堑,也可
  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
  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
  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雅舍小品三集•代沟》
  暴发户对于室内装潢是相当考究的。进得门来,迎面少不得一个特大号的红地洒金的福
  字斗方,是倒挂历着的,表示福到了。如果一排五个斗方,当然更好,那些是五福临门。
  ——《雅舍小品三集•暴发户》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谟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
  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
  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秋室杂文•谈时间》
  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秋室杂文•谈友谊》
  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与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
  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
  些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
  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秋室杂文•谈友谊》
  其实哪一个人在人生的坎坷的路途上不有过颠踬?哪一个不再憧憬那神圣的自由的快乐
  的境界?不过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个样子,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一个梦想。
  人作画是现实的,现实的人生还需要现实的方法去处理。偶然作个白昼梦,想入非非,任想
  象去驰骋,获得一进的慰安,当然亦无不可,但是这究竟只是一时有效的镇定剂,可以暂止
  痛,但不根本治疗。——《谈徐志摩》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
  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谈徐志摩》
  人从小到老都是一直在玩,不过玩具不同。小时候玩假刀假枪,长大了服兵役便真刀真
  枪;小时候一角一角地放进猪形储蓄器,长大了便一张一张支票送进银行;小时候玩“过家
  家”,“搀新娘子”,长大了便真个的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有人玩笔杆,有人玩钞票,有人
  玩古董,有人玩政治,都是玩。——《西雅图杂记•模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3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参考资料:http://lanxin.cnpkm.com/ArticleDetail.aspx?DetailID=18697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