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宗教诠释

如题所述

(一)(梵tr!s!n!a^,藏sred-pa)十二因缘之一。又名爱支。也译为‘渴爱’,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缘认识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产生,对苦受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即是爱。也就是以爱来表示对苦乐受所产生的爱憎之念。《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大正27·119a)︰‘云何为爱?谓虽已起贪爱、淫爱及资具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俱舍论》卷九(大正29·48c)︰‘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
说一切有部将十二因缘分三世两重因果,以爱、取、有为三因,然经量部谓此乃违背经说,而主张唯有由乐等三受引生的三种爱,是为爱支。亦即为欲界苦所逼恼,于乐受所生欲爱(ka^ma-tr!s!na^),于色界初二三禅之乐受及第四禅非苦乐受所生色爱(ru^pa-tr!s!n!a^),或唯于无色界非苦乐受所生无色爱(aru^pa-tr!s!n!a^),是为爱支。又,唯识大乘唯立一重因果,名爱取有三者为能生支,其中,爱为第六意识相应俱生烦恼,系正缘后有而起的润生之惑。
(二)九结之一︰即爱结(anunaya-sam!yo-jana)。又译为随顺结。指染着于境的贪烦恼。《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大正27·258a)︰‘云何爱结?谓三界贪。然三界贪,于九结中总立爱结,七随眠中,立二随眠。谓欲界贪,名欲贪随眠,色无色界贪,名有贪随眠。于余经中,立为三爱,谓欲爱、色爱、无色爱。’
爱的最佳的定义应该是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可以是人、物品、动物),使其整体感到快乐,但被爱不一定感到快乐。
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包括物质、感情、行动等形式。有爱的人有朋友,博爱的人朋友广。爱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可以认为是本性的特质,换言之,爱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本质之一。虽然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一个普世的爱的定义难以道明,但并不是不可能成立(沙皮亚-沃尔福假设)。爱可以包括灵魂或心灵上的爱、对法律与组织的爱、对自己的爱、对食物的爱、对金钱的爱、对学习的爱、对权力的爱、对名誉的爱、对他人的爱数之不尽。不同人对其所接受的爱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爱本质上为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体验但却难以言语。
爱和喜欢(喜爱)有所不同。喜欢包含“想拥有,想得到”。例如:我喜欢奔驰轿车(我想得到奔驰轿车);我喜欢这个女孩(我想和这个女孩在一起);我喜欢吃苹果(我想吃苹果)等。
喜欢,仅代表个人心里感受。当见到喜欢的人或事物时,自身感觉到快乐。
当喜欢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就会为之付出物质、时间、情感,甚至倾其所有,这时就上升为爱。例如:季烨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张帆。 爱,代表着愿意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就像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一样。
爱是愿意为喜欢的人付出。如果不愿付出,仅仅是追求在一起时的快乐,那仅是喜欢。
国际知名慈善公益组织君友会认为:爱的表现必须由近而远,善的励行必须由小而大,爱与善都必须要由内而外,由自己而别人,以自己为中心点不断地扩大,从自己、家庭、亲戚朋友、小区,慢慢扩展到社会上,扩散到整个地球的每个角落。
爱:
在说文解字当中,繁体的“爱”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友”四部分组成。爱还可以配很多词语,爱情等......
爱从受从心从夊,受即接受,夊即脚即行走表示付出,心的接受与付出就是爱。夊是常见的脚部件,常见於「夏处伟」等字。
要想明白“爱”的实质内涵意义,就要从“爪”、“秃宝盖”、“心”、“友”四个组成部分之分别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
一.“爪”字的解释:
1.“爪”字是个象形字。
⑴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只指尖朝下的“爪”形。
⑵在金文中的形体与甲骨文相反,是指尖朝上。
⑶在小篆中的形体,已接近现代楷书的形体,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⑷“爪”是现代楷书的写法,与小篆的形体相似。
“爪”字本为鸟兽的脚趾,如虎爪、猫爪等。
2.“爪”字的本义为手爪。
如汉代五言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3.由手爪引申为手脚指甲的通称。
如《列子·天瑞》:“皮肤爪发,随世随落。”—皮肤、指甲、毛发之类的东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脱落。
4.“爪”字本为名词,又可以引申为动词。
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意思是:抓下一块树皮,以察其死后。
这里的“爪”实际上就是动词“抓”。
5.“爪”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爪”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的动作有关,且大都出现在一个字的上部,写作“爫”。
如“采”、“孚”、“妥”、“受”等等。
【古人曰:“仰手曰掌,覆手曰爪。”】
二.“冖”字的解释:
1.“冖”字(读作mì),它是个象形字。
⑴在甲骨文中就像覆盖东西的幕布或大巾之形。
⑵在金文中的形体与甲骨文大体差不多。
⑶在小篆中的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相似。
⑷“冖”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即所谓的“秃宝盖”。
2.“冖”字的本义是覆盖,其形体为“一”的两端下垂行。
《说文》:“冖,覆也。从一下垂也。”
3、“冖”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冖”组成的字大都有“覆盖”之义。
如“冠”、“冥”、“幂”等等......
三.“心”字的解释:
1.“心”字是个象形字。
⑴在甲骨文中就像一颗心的形状。
⑵在金文中的形体略有变化,但仍像心的形状。
⑶在小篆中的形体却变得不太像心的形状了。
⑷“心”是现代楷书的写法。
2.“心”字的本义就是心脏。
《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 在基督教典籍里有着数个希腊文字解作爱。
《圣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第四节中,关于爱的描写: 林前13: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爱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Agape”——在《新约圣经》里,agapē解为仁慈、无私、利他与无条件的爱。其为神创造万物里的父爱,显示神爱世人,亦被认为是基督徒对其他人应有的爱。
“Phileo”——在《新约圣经》里,Phileo是人们喜悦之情,亦被解为手足之情。
此外两个用于表达爱的希腊文字——Eros(性爱)与storge(家庭之爱)却从未在《新约圣经》出现。 在希伯来语里,“Ahava”为最常用的代表人际间的爱与神的爱的词汇。其他相关但不相似的词汇有 “Chen”(慈悲)与“Hesed”,其合并了慈爱与怜悯两个意义。
犹太教的爱定义广阔,涵盖了人际间的爱与神和人之间的爱。对于前者,摩西五经里写道,“爱人如己”(利未记 19:18)。对于后者,摩西五经里提出人类应该“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
对于夫妇之间的爱,其认为是生活必须的组合成份之一:“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传道书 9:9)。圣经典故里的雅歌表面上为情歌,实际上是隐喻神与世人间之爱。
二十世纪的犹太教学者迪斯萨(Eliyahu Eliezer Dessler)提出爱是无私的奉献,不会计较回报。而浪漫之爱“per se”在犹太文学里则只有少量回响,这可能因为中世纪的犹太教学者哈拉弗(Judah Halevi)在其年青时代以阿拉伯文编写了数首浪漫诗句(其后其显得甚为后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