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维具体步骤有哪些?

如题所述

经过2009-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社交网络依靠“用户增长红利”进行变现的模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电商、直播、阅读产品都在寻求新的变现方式。如今社交网络呈现出另一种变化: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活跃在小群。基于此,用好小群就成为获取红利的关键。

在国内,新媒体从业者运营社群的最大障碍,是不知道怎么去找突破口。《社交红利》作者、微播易副总裁徐志斌,通过大量真实且核心的一手数据分析,从39个大中型案例、30多个小案例中提炼出社交3.0时代运营小型社群的具体方法,相信这些数据和案例能够很好地为运营者做出指引。

作者从微信读书和全民k歌两款产品的营销案例说起。2016年初,微信读书推出“赠一得一”,在这次活动的第三天,共有2.1万用户送出4.6万本书,这2.1万用户为微信读书带来了5000个新用户。

全民K歌中每天分享的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分享到微信好友和群的占到了54%,也要远远高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等泛朋友群。

这两个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在的分享已经慢慢从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这类弱关系朋友圈,转变到了分享到微信好友和群这样的强关系朋友圈。

那些及时引爆的产品通常会迅速衰退,但是小群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用户留存和黏性。运营社群,作者提出“三近一反”的原则。优秀社群的三个相近,包括地域、年龄和兴趣。三近协助无数用户聚合形成社群,而“一反”这是指在相互相近中,那些协调而又冲突的两方,协助打开商业世界的大门。这种“三近一反”的社群关系能让产品有高转化率和快速增长,同时也有稳定的用户活跃率和留存率。

数据调查发现,来自好友和“相似人群”的信息,对购买决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社群圈子的购买商品有10%的重叠度,如果算分类的话,有30%的重叠度。20万用户的自然分享和推荐,每个月可以带来1亿元的销售额。

但同时,小群中需要有一个舆论领袖。局部意见领袖是社群中的连接者,能够帮助扩大分享。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社群经济、内容付费等新名词纷纷出现,都是由粉丝在信任和时间成本背景下做出的行为。

总结起来,评估社群的两个重要核心指标:成员之间互动是否频繁;社群内主流群体的规模大小。机制运营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用户按人群进行划分,让用户找到自己兴趣相投的人群;第二步,对产生的内容进行实时分类,最简单的就是阅读型和讨论型;第三步就是让内容呈现去中心化,所有内容都有基础的曝光流量,根据不同内容属性,充分利用好友关系链,细分人群来做相关性曝光推荐,让流量得到最大化利用。

在这三种机制运营影响下,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能在一个月内超过一定的阈值,这个小圈子就会活跃下去。

弱运营的实质是充分运用各种特性和各种机制、基础需求、并将其融入产品的各种功能设计中去,让用户自发地行动起来,自发去寻找结果。弱运营就是理念就是: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