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才女及他们简介,代表诗句,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原名文后,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其父卓王孙,当地富翁。

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其夜奔相如,当垆卖酒,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怨郎诗》(又名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二、刘细君:

 

西汉乌孙公主,名刘细君,其曾祖父即著名的汉景帝,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人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传世之作是那首起句不俗的〈悲愁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追答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诗词欣赏

2014-12-19  云山意趣  + 关注献花(1)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原名文后,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其父卓王孙,当地富翁。

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其夜奔相如,当垆卖酒,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怨郎诗》(又名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二、刘细君:

 

西汉乌孙公主,名刘细君,其曾祖父即著名的汉景帝,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人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传世之作是那首起句不俗的〈悲愁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三、班婕妤

班婕妤,名不详,楼烦人,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奶。

《团扇诗》(又名《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五、上官婉儿

唐诗人上官仪之孙女,极富才情。 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六、薛涛

薛涛:唐乐籍诗人,曾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唱和,实力不俗,且拥有“薛涛笺”的专利权,成为优秀唐代才女代表。

薛涛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七、花蕊夫人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后封顺圣太后。其子王衍,世称后主。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乃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花蕊”一词,或系当时美妇人的特称。世传《花蕊夫人宫词》 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

几位花蕊夫人都是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擅长写作,工诗词,传说中都写了宫词,那么今天相传的宫词百首者到底是哪一位花蕊夫人写作的呢?有人主张是前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有人认为是后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未知孰是孰非。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八、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时期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丈夫赵明诚,金石家,在李清照39岁时去世。因战乱,李清照后期生活颠沛流离,极困顿。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九、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十、柳如是

明代著名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曾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明亡,跳江殉国。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盛泽镇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年稍长,流落青楼。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难色,如是奋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钱谦益降清后,遭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缳自尽。传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诗》、《尺续》等。如是墓在常熟虞山脚下钱谦益墓西,墓碑文"河东君之墓"。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许穆夫人,姬姓,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诗经》里的一首最早的爱国诗篇〈载弛〉就是出自其手。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
庄姜,齐庄公的女儿。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班昭(约49—约120) ,东汉女辞赋家,史学家,政治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名学者马融,曾从其授业。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今已佚。有《女诫》七篇,集三卷。

左芬(?—300),字兰芝,芬一作棻。我国最早的女诗人,左思之妹,西晋文学家。少好学,善作文。为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大多是应诏之作。原有《左九嫔集》四卷,已佚。《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她入选嫔妃后,长居深宫,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丰富,但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因而她写诗主要是描绘宫中的凄凉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无限悲哀。《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卫铄(272-349),字茂漪。卫恒之之女(一说卫恒之从妹),李矩妻。工书法,师锺繇,正书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相传《笔阵图》就出自她手,虽然后人疑为伪作,但卫夫人对书法有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历代会书的女性并不少,但我独独选中她,原因正在于此。卒年七十八。子充为中书郎,亦工书。
苏蕙,字若兰。苏道质之女,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窦滔妻。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卖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唐武则天璇玑图序说它五色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两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人寻绎,得诗更多,在《镜花缘》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李汝珍批出的多种读法,真是妙绝古今,不惟空前,或者竟可说是绝后。

有些复制粘贴可能重复了,建议卿搜索“中国古代30位才女简介”

里面有,看起来方便一些,望卿采纳,不胜感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