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

如题所述

1、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
2、穿斗式构架,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3、井干式构架,结构较为简单,耗费木材,在森林资源覆盖率较高地区或寒冷地区有所应用,如东北林区、西南山区。
4、干栏式木构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台,台上放梁、铺板,再于其上建房子。在长江南以及云贵地区可见,底部架空应该是为了防虫防兽,防蛇之类的,也方便通风干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6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枱梁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梁柱间运用榫卯结合,由于榫卯是铰接,因此这种方式使层架在受水平外力(地震、风力等)时,能有一定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木结构按连接方式和截面形状分为齿连接的原木或方木结构,裂环、齿板或钉连接的板材结构和胶合木结构。
齿连接的原木或方木结构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地制造的结构。加工简便,发展最早,应用也最广。在中国应用最多的也是这种结构形式。
第2个回答  2020-12-10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常用形式有木柱木梁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有木柱加支撑构成的支撑框架体系。木结构的连接形式有榫卯连接、钉连接等形式。常用了屋架有三角形木屋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5

相似回答